欢迎访问《复旦学报(医学版)》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2022年, 第49卷, 第05期 刊出日期:2022-09-25
  

  • 全选
    |
    专家论坛
  • 余波, 谭晋韵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633-6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颈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外科干预是脑卒中三级预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历经数十年的实践积累,颅外颈动脉血运重建的技术与理念均有显著地提升,在此期间,全球相关指南经历过几次重大更新,对本领域的规范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欧洲与北美发布了最新版颅外段颈动脉疾病处理指南,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的观点,或预示着未来十年该领域在技术上将出现的重要突破。本文就新版指南中主要观点的发展脉络与更新要点进行解读。
  • 论著
  • 吴德俊, 徐安军, 余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642-648,6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Cystatin 6(CST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分析CST6在正常结肠上皮、无转移性结肠癌和转移性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探讨其表达高低与结肠癌预后的关系。同时,采用基因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及免疫组化方法探究结肠癌中CST6所影响的信号通路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 (1)CST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结肠上皮,转移性结肠癌中CST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结肠癌;(2)具有高CST6表达水平的结肠癌患者疾病特异性生存期以及无进展生存期显著缩短;(3)GSEA分析提示在结肠癌中CST6高表达的患者中,上皮-间充质转化和血管生成通路显著富集;(4)结肠癌中CST6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PDGFR的表达呈现正相关。结论 CST6在结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高表达CST6的结肠癌患者预后更差,可能与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有关,提示其可能在结肠癌中作为一个新型癌基因发挥作用。
  • 高培培, 许晶晶, 龚婧如, 陆惠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649-6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模式对门诊癌痛患者全程化疼痛管理的疼痛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服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上海市浦东医院2021年1—12月门诊接受强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的80例癌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n=40):传统医学模式下无临床药师参与;干预组(n=40):临床药师在药学门诊为门诊癌痛患者提供全程化的药物治疗管理服务。主要观察指标为疼痛评分及疼痛影响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服药依从性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ECOG)。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最剧烈疼痛评分、平均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干预前(P<0.001),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疼痛影响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干预前(P<0.001),疼痛对生活兴趣的影响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疼痛对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正常工作、他人关系和睡眠的影响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ECOG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与干预前相比,服药依从性评分、ECOG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基于药物治疗管理的门诊癌痛患者全程化疼痛管理的服务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生存质量。
  • 童睿, 阚丽虹, 朱中生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656-6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结构化信息创建的临床数据库,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特征选择,构建预测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和6个月内死亡预测模型,从而辅助识别高危患者,为治疗干预提供指导。方法 以PhysioNet网站上公开的一个数据集为研究数据来源,该数据集纳入了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信息,利用Python进行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并构建Logistic回归及随机森林预后预测模型,以增大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目标优化模型,并在测试集中以AUC、准确率、精确度、召回率和F1分数综合验证模型预测效果。结果 通过数据预处理共获得146项特征用于住院期间心力衰竭死亡预测建模,155项特征用于6个月内心力衰竭死亡预测建模,基于随机森林的建模方法用于住院期间死亡效果最佳,AUC为0.893 1;在6个月内死亡预测上,结合LASSO和RFE进行特征选择,筛选出包括出院去向(健康护理机构、家庭或未知)、入院病房(全科)、出院科室(心血管科)、Killip分级(Ⅰ、Ⅱ和Ⅲ级)、心肌梗死情况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情况共10个特征进行Logistic回归建模,AUC达到0.833 6,与基于全部特征进行随机森林特征效果(AUC=0.846 0)相当。结论 本研究探索出一套针对电子病历系统结构化临床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机器学习算法建模并验证模型的方法,利用真实世界数据构建兼顾预测准确性和高危个体检出率的心衰预后预测模型。
  • 齐鑫, 黄燕, 易诚青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665-6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初步探究肘关节镜下松解治疗肘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行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的患者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6~65岁,平均(45.6±4.3)岁。按照O'Driscoll四步法对肘关节僵硬进行松解,术后肘关节常规冰敷1周,术后第1天佩戴铰链支具,指导下进行屈伸功能锻炼。记录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肘关节的屈伸活动,比较术前与术后3个月患者肘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的变化,使用Mayo评分标准评价患肘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29例,失访1例,随访9~12个月,平均(10.6±1.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切口感染、肘关节异位骨化等并发症。肘关节平均最大ROM:术前63.30°±21.20°,术后1周77.82°±13.75°、术后1个月85.52°±11.32°、术后3个月110.19°±10.18°,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平均最大RO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肘关节Mayo评分:术前(52.34±14.32)分、术后1周(63.48±10.35)分、术后1个月(73.44±8.77)分、术后3个月(80.43±13.74)分,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肘关节Mayo评分与术前Mayo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肘关节镜下松解治疗肘关节僵硬可改善肘关节活动度,早期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利于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和提高临床疗效。
  • 郭水根, 王晶, 粟玲, 马芬芬, 杨涛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670-676,6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两种哌拉西林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并评价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法在观察性研究中的匹配效果。方法 基于HIS系统,根据纳排标准抽取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诊断为“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电子病历。根据主要抗感染方案,将患者分为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组(5 g,q8h)以及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组(2.5 g,bid)。分别以疗效和疗程为因变量,利用PSM法平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合并疾病等混杂因素,考察两组间哌拉西林复合制剂的疗程、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组纳入病例376例,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组纳入病例411例,两组1∶1匹配后组间平衡性良好。匹配疗程等因素时,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和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有效率分别为88.92%和8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疗效等因素时,两药的使用疗程分别为(9.35±2.73)天和(10.05±2.8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疗程≥3天时,两组患者未发现显著关联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PSM法可有效均衡观察性研究中的组间混杂因素。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5 g,q8h)在治疗COPD伴下呼吸道感染(非重症)时,疗效优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2.5 g,bid),而使用疗程≥3天的长期安全性相当。
  • 陈波, 林学广, 邓颖, 王博, 童进东, 余波, 史卫军, 汤敬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677-6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患者血浆源性外泌体中miRNAs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uma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HVSMC)的影响。方法 从TAO患者和健康对照的血浆中提纯外泌体,进行miRNA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差异表达的miRNA(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RNA,DE-miRNA),用RT-qPCR进一步验证。将PKH67荧光标记的外泌体与HVSMC共培养,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HVSMC的细胞活力和凋亡。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并确认miR-223-5p的下游靶点。结果 在TAO患者和健康对照之间共发现39个DE-miRNA,其中miR-223-5p是显著上调的miRNA。TAO患者血浆外泌体或miR-223-5p模拟物能降低HVSMC的细胞活力并促进细胞凋亡,miR-223-5p抑制剂可削弱TAO患者血浆源性外泌体的抑制和促凋亡作用。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的表达被TAO患者血浆源性外泌体和miR-223-5p模拟物下调,这一下调作用可被miR-223-5p抑制剂所抑制。双荧光素酶报告提示VCAM-1是miR-223-5p的靶点。结论 TAO患者血浆源性外泌体可能通过miR-223-5p/VCAM-1途径抑制HVSMC的细胞活力并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在TAO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 潘梦之, 赵剑秋, 宋颖, 陆晓英, 张贇和, 胡宝吉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690-6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红景天苷对脓毒症小鼠脾脏免疫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C57BL小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七氟烷麻醉下制备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模型,手术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尾静脉给予1 mL生理盐水,实验组手术后尾静脉给予1 mL红景天苷(20 mg/kg)。各组小鼠尾静脉给药后12 h,取小鼠脾脏及外周血,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6、IL-2和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CD4+与CD8+ T细胞数量变化,RT-PCR检测趋化因子CXCL-10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较假手术组小鼠脾脏及外周血细胞因子IL-6,IL-2,IL-10水平显著升高;脾脏中CD4+与CD8+ T细胞数量显著增加;趋化因子CXCL-10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脾脏及外周血细胞因子IL-6、IL-2、IL-10水平显著降低;脾脏中CD4+与CD8+ T细胞数量显著减少;CXCL-10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脓毒症时小鼠脾脏免疫功能发生明显变化,红景天苷可显著改善脓毒症小鼠脾脏免疫功能。
  • 王廷峰, 吴卫东, 陈军杰, 唐健松, 于鹤, 黄亮亮, 张一忠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697-7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后鞘后入路,经脐缘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single incision laparoscopic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hernia repair,SIL-TEP)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术后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在4家医院施行的后鞘后入路SIL-TE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卡罗莱纳舒适量表、数值评定量表和手术切口满意测评问卷来评定生活质量、手术满意度和切口美容效果。结果 共纳入500例患者,其中男性450例、女性50例,平均手术时间:单侧56.6 min,双侧77.2 min。术中并发症中,腹膜破损150例,精索血管损伤4例,无大血管、输精管、肠管和膀胱损伤,无一例中转为常规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中,血清肿28例,血肿5例,阴囊水肿19例,尿潴留2例,切口感染3例。术后6、24和48 h平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依次为2.6、1.7和0.6。术后半年生活质量量表中各项平均得分依次为:异物感0.008,疼痛0.016,活动受限0.002;手术满意度5分者479例,美容满意度平均9.9。平均随访13.9个月,期间疝复发3例,无切口疝和补片感染。结论 后鞘后经脐缘SIL-TEP安全可行,而且在术后疼痛、生活质量和手术瘢痕等方面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 钟明, 袁浩, 钱丰源, 朱红波, 伍雯, 蒋晓飞, 游庆华, 李永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704-712,7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多巴胺受体D2(dopamine receptor D2,DRD2)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850K芯片对乳腺癌组织进行检测,并分析DRD2甲基化状态。采用基因筛选、基因敲除和甲基化抑制等技术和方法,进行体外和体内实验,筛选和验证可能存在的分子信号通路。结果 DRD2启动子区在乳腺癌组织中相较于正常组织表现为低甲基化。上调DRD2的表达后,乳腺癌细胞增殖增强,而下调DRD2的表达,乳腺癌细胞增殖显著降低。裸鼠实验发现,过表达DRD2可促进肿瘤生长和Ki67、CD31表达,下调DRD2可抑制肿瘤生长。体内外实验表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的表达受DRD2表达水平的影响,提示DRD2通过ERK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甲基化抑制剂5-aza-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在小鼠体内部分逆转了DRD2表达的下调,失去了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提示抑制DRD2甲基化促进了肿瘤的发展。结论 乳腺癌中DRD2启动子区发生低甲基化。DRD2通过ERK通路在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中发挥作用。
  • 饶宛婷, 张雪莹, 申宜昊, 陶秀红, 邢晋放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713-7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定量评价新西兰白兔阴茎海绵体纤维化程度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取不同周龄阴茎海绵体正常和阴茎海绵体发生纤维化的新西兰白兔各10只进行阴茎SWE检查,测量阴茎海绵体的剪切波弹性量化测值(shear wave elastic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WQ)。SWE检查完成后,切取阴茎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以下反映阴茎海绵体纤维化程度的指标:海绵体内胶原纤维/平滑肌细胞(the ratio of collagen fiber to smooth muscle cell,CF/SMC)比值、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和Ⅲ型胶原纤维(collagen type Ⅲ,Col Ⅲ)含量。比较两组间周龄、体质量、SWQ差异,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对所有兔阴茎海绵体的SWQ与CF/SMC、FN和Col Ⅲ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间周龄和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WQ与CF/SMC、FN和Col Ⅲ均呈高度正相关(P值均<0.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760、0.888和0.801。结论 SWE可以对新西兰白兔阴茎海绵体的纤维化程度进行定量评价,有望成为一项定量评价阴茎海绵体纤维化病变的无创新方法。
  • 田宏扬, 严华芳, 乔春萍, 徐澍人, 鲁晓岚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720-725,7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南部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Hp感染与胃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体检人群Hp感染情况,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饮酒史及工作压力与Hp感染的关系,探索胃癌前病变与H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血清Hp-IgG抗体检测13 637人,Hp整体感染率为20.6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饮酒和工作压力是Hp感染的影响因素(P<0.01),而吸烟和BMI与Hp感染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和饮酒是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60岁以上人群的Hp感染率明显降低(OR=0.675,95% CI:0.614~0.741),工作压力并未明显增加Hp的感染风险。选取655例行胃镜检查并取病理活检的体检者,胃癌前病变组Hp感染率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随着癌前病变加重,Hp感染率升高。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部体检人群Hp感染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Hp感染与胃癌前病变加重密切相关,影响Hp感染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和饮酒,而工作压力并未明显增加Hp的感染风险。
  • 傅咏华, 李志强, 徐玉凤, 陆铭, 倪燕婷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726-7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个性化容量管理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对心功能状况、再入院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2—12月在上海市浦东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11例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的CHF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CHF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容量管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后体重、血清肌酐(SCr)、钾(K+)、钠(Na+)、氯(Cl-)、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试验(6-MWT)、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问卷(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及再入院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体重、SCr、BNP及MLHFQ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和6-MWT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NYHA分级存在显著差异(P<0.05),K+、Na+和C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因心衰加重住院人数和全因再入院次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个性化容量管理有助于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再入院,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 医学经验交流
  • 刘聪颖, 潘俊宏, 文松, 周里钢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733-7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患者骨代谢指标与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内分泌科T2D患者共372例,均为绝经后女性或≥45岁的男性,其中男性192人,女性180人。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血脂、肝功能、肾功能、HbA1c、骨代谢指标[25-羟基维生素D、β胶原降解产物(特殊序列)(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β-CTX)、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terminal osteocalcin,N-MID)、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指标]。并根据HbA1c水平分为3组进行组间比较:A组HbA1c<7.5%,B组HbA1c 7.5~8.9%,C组HbA1c≥9.0%,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索HbA1c与骨代谢指标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T2D患者HbA1c的影响因素。结果 3组间25-羟基维生素D、β-CTX、Ca、P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MI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P<0.001;男性:P=0.048)。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HbA1c与N-MID呈负相关(女性:r=-0.302;P<0.001;男性:r=-0.207,P=0.004),与其他骨代谢指标无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显示调整年龄及BMI后,N-MID仍为HbA1c的影响因素(女性:β=-0.321,P<0.001;男性:β=-0.339,P<0.001)。结论 在绝经后女性及中老年男性T2D患者中,血清N-MID与HbA1c呈负相关,因而血清N-MID高水平可能有助于T2D患者血糖的控制。
  • 张翀景, 张旭, 李得见, 狄黎卿, 宋宇琛, 田野, 周建华, 易诚青, 禹宝庆, 敖荣广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739-7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O型臂导航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在治疗中段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精准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9年12月—2021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骨科收治中段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15例(15个椎体),男5例,女10例;年龄70~89岁,平均(76.7±5.8)岁。均采用O型臂导航引导下经单侧穿刺行PVP治疗。主要疗效指标:术中规划路径与实际路径的符合率,微创经皮开路器穿刺成功需要的次数,主要指标用于评价该手术操作的精准性。次要疗效指标包括:记录患者术前、术后2天以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同时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使用量、术中出血量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测量并记录术前、术后2天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次要指标用于评价该手术方案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规划路径与实际路径的符合率:优6例,良9例,优良率达100%,所有病例均为1次穿刺成功,无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或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11.7个月。术前、术后2天及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分别为7.2±0.7、2.3±0.5和1.9±0.5,患者ODI评分分别为68.1±4.0、23.6±4.3和23.0±4.6,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分别为(2.4±0.3)cm、(2.7±0.3)cm和(2.6±0.3)cm。术后2天患者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2天及末次随访时患者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均增加(P<0.05)。结论 O型臂导航引导下PVP治疗中段胸椎OVCF,可提高手术操作精准度及安全性,在治疗中段胸椎OCVF中可能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毛爱华, 王玉萍, 马芬芬, 龚佳懿, 姚炜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747-7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加强境外旅客医学观察隔离区感控管理,不断提高感控预防措施达标率,以保障医患双方的安全。方法 2020年3月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境外疫情开始暴发蔓延,作为境外旅客定点筛查医院,为防止境外输入病例造成医院感染,科室开展“提高境外旅客医学观察隔离区工作人员感控预防措施达标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结合现况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等确定4项对策实施方案。结果 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境外旅客医学观察隔离区工作人员感控预防措施达标率,实施后工作人员感控预防措施达标率由原来的45.08%提升至91.54%,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目标达标率为84.43%,进步率为108.8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境外旅客医学观察隔离区工作人员感控预防措施达标率,从而保障患者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 方法技术
  • 欧颖晖, 吴寒, 雷哲, 史昕, 徐蒨, 石珂清, 刘学源, 方珉, 王修哲, 蔡小龙, 楼菁菁, 刘兴党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753-7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前瞻性评价基于NeuroGamTM Brodmann分区定量技术研究99mTc-ECD SPECT脑显像早期诊断早期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能力。方法 纳入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经过筛选的24例受试者,包括MCI组患者18例及健康志愿者(NC组)6例,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核医学科进行99mTc-ECD SPECT脑显像,并使用NeuroGamTM技术对脑显像进行定量分析,研究Brodmann分区的4-11、17-25、28、31-32、36-40以及44-47等共29个大脑皮层区域的血流灌注情况。结果 受试者平均年龄为(65.3±8.4)岁,其中MCI组男性受试者7例,女性受试者11例,平均年龄为(67.1±7.0)岁;NC组男性受试者2例,女性受试者4例,平均年龄为(59.8±10.4)岁;MCI组与NC组受试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试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分平均值为22.6±5.1,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平均值为25.5±3.7,MCI组受试者MoCA评分平均值为20.8±4.5,NC组受试者MoCA评分平均值为28.2±0.8;MCI组受试者MMSE评分平均值为24.3±3.6,NC组受试者MMSE评分平均值为29.0±0.6,MCI组与NC组受试者的MoCA评分与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1)。MCI组与NC组受试者29个Brodmann分区的脑血流灌注值对比中17R、18R、19R、39L、39R 5个Brodmann区域的脑血流灌注值分别为68.0、59.3、54.2、50.0、54.0和72.7、64.8、60.6、59.7、5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odmann 17R、18R、19R、39L、39R 5个区域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15、0.856、0.866、0.764、0.759,其中17R、18R、19R区域的P<0.05。结论 17R、18R、19R 3个Brodmann区域脑血流灌注减低对诊断早期认知障碍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 蒲兵兵, 唐超, 蒋曙鑫, 王鹤玮, 叶红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759-7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肌内效贴联合艾灸疗法对骨科术后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在上海市浦东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骨科术后患者40例,入选患者符合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采用电脑生成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同时接受肌内效贴和艾灸治疗,对照组只接受艾灸治疗。采用首次自主排便时间、便秘患者临床评分量表以及便秘诊治效果分级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 所有入组的40例患者均完成了为期10天的干预。观察组患者8 h内首次排便率为4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便秘患者临床评分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干预后观察组便秘临床痊愈率(50%)高于对照组(5%),整体便秘诊治效果分级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肌内效贴联合择时艾灸疗法可以明显改善骨科术后功能性便秘,值得开展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其临床疗效。
  • 综述
  • 王琦, 易诚青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765-7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和继发性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其中以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最为常见。目前针对KOA的非手术治疗仅能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的目的。积极的手术治疗效果虽好,但假体定位困难,手术难度高,因此急需新的治疗方式以改善患者预后。基于KOA的最新临床研究,本文对膝神经射频消融术、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术、生物治疗和激光治疗等4种新的治疗方式开展评述。
  • 傅雨昂, 魏子龙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771-776,8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神经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GSC)是神经系统肿瘤组织中具有干细胞基本特性的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其不对称分化导致的表观遗传修饰异质性有望成为基础研究和临床精准治疗的关键因素。TET酶家族被认为是抑癌基因的重要表达产物之一,其功能紊乱与神经胶质瘤发生相关,TET酶家族介导的DNA去甲基化过程及其表观修饰产物是治疗和诊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的关键切入点。目前关于TET酶家族在GSC分化调控中的作用结论尚不一致。本文对TET酶家族在GSC分化过程中通过去甲基化调控基因表达的具体机制及其在DNA损伤应答和修复过程的作用加以阐述,进而说明TET酶家族表达缺失对GSC致瘤性和耐药性的影响,并对干预TET酶家族及其上游基因的功能治疗神经胶质瘤进行展望。
  • 解洪银, 鲁晓岚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777-7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酯等核苷(酸)类似物作为一线抗乙肝病毒药,部分患者经此类药物治疗后,其血清HBV DNA虽然降低到2 000 IU/mL以下,但仍持续或间歇性地高于检测下限,即处于低病毒血症(low-level viremia,LLV)状态。持续存在的LLV会导致慢性乙肝患者出现耐药风险增加、病毒学突破、促进肝纤维化、肝硬化进展、肝癌风险增加、影响生存率等一系列临床危害。本文重点综述恩替卡韦治疗下LLV的相关临床研究,总结了LLV的规范定义和诊断标准,阐述恩替卡韦相关LLV的临床危害和管理策略,并讨论LLV的发生机制,为此类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参考。
  • 陈礼阳, 易诚青, 刘丙立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783-7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青少年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人,因其骨骺的闭合程度不同,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目前认为早期手术对于青少年ACL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骨骺闭合情况有多种手术方式可选择,包括完全穿骺板技术、部分穿骺板技术(混合损伤)、全骨骺内技术和纯骺外技术。青少年ACL损伤应采用个体化治疗,选择一种对患者发育影响最小且有效的治疗方案。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总结分析了青少年ACL损伤的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 王张敏, 张泽, 张颖聪, 于洪伟, 高宏民, 常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790-7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病原菌是各种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之一,传统细菌培养鉴定方法耗时、操作繁琐,急需开发新的检测方法。基于纳米材料构建的适配体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优势,有望用于病原菌检测。本文介绍了适配体传感器常用的纳米材料的特性和优势,以及不同检测方法适配体传感器检测各种病原菌的研究进展。
  • 张硕怡, 李永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798-8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原发肿瘤切除(primary tumor resection,PTR)能否改善初诊Ⅳ期乳腺癌患者整体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仍然存在争议,根据来源于不同数据库的文献资料,本文从理论基础和回顾性、前瞻性、正在注册的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大部分回顾性研究发现PTR能使初诊Ⅳ期乳腺癌患者生存获益。前瞻性对照研究相对较少,已发表的大多反对PTR。结论上倾向于PTR可以提高初诊Ⅳ期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OS,延长所有初诊Ⅳ期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综合治疗方案需要个体化决策,对于三阴性、脑转移、多器官转移或者预期生存期<6个月的患者应慎重选择手术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可结合整形修复技术。采用新的生物学分类方法设计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PTR对于初诊Ⅳ期乳腺癌患者的利弊。
  • 个案报告
  • 王之涵, 周新军, 沙龙贵, 韩东华, 魏子龙, 邢进, 任力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804-8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一种常规治疗脑积水的手术方式,但术后各种原因造成的感染导致分流管堵塞常需行分流管翻修术。上海市浦东医院收治1例脑积水反复感染患者,多次放置及更换分流管仍无法治愈,直到将体内植入物全部去除,经足量抗炎治疗后重新放置分流管,随访症状稳定。进行脑室-腹腔分流管翻修或者重置需要可靠的临床证据支持,从而降低感染复发的可能。
  • 王刚刚, 周志杰, 王晓亮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808-8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腹腔游离体(peritoneal loose body,PLB)是一种发生在腹腔内的病变,临床少见且不易诊断,直径通常小于1 cm。大于5 cm的PLB在临床非常罕见,且PLB内的蛋白质组成尚未见报道。本文介绍1例腹腔内巨大PLB,并对其蛋白质组成进行研究。通过手术探查发现,患者腹腔内有一个白色椭圆形肿块(7.5 cm×5.5 cm×5 cm)。手术切除病灶后,患者恢复良好,于术后第7天出院。取部分肿块组织进行Masson和von Kossa染色,证实PLB主要由胶原纤维和分散的钙化灶组成。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PLB内的蛋白质成分,根据检测结果推测Asporin蛋白(Asporin protein,ASPN)可能在PLB形成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 李镭, 魏子龙, 赵耀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812-8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流管堵塞是脑室-腹腔(ventriculo-peritonel,VP)分流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发生在腹腔端,脑室端堵塞较少见。1例老年男性脑积水患者,曾多次行VP分流术,均出现腹腔端堵塞,后行脑室-心房(ventriculo-atrial,VA)分流术(脑室额角置管)。VA分流术后1年再次发生行走不稳,CT提示脑积水复发,判断为脑室端堵塞,行分流管调整术,术后影像学及症状均明显好转,至今无复发。该病例对脑积水外科治疗中手术方式的选择有一定参考意义。
  • 陈礼阳, 胡健, 易诚青, 刘丙立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815-8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膝关节因外伤或退变等因素发生内翻畸形时,长期异常的负重载荷会加速内侧间室关节软骨的退变,引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胫骨髁外翻截骨术(tibial condylar valgus osteotomy,TCVO)对胫骨内侧平台塌陷具有“跷跷板”效应的膝关节内翻畸形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报道1例经TCVO联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Schatzker Ⅳ型胫骨内侧平台陈旧性骨折伴内翻畸形病例。
  • 徐豪, 曾鸿君, 邢进, 刘超博, 汪忠, 任力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821-8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1例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反复头皮及淋巴转移的病例。患者15岁,女性,行颅内胶质瘤切除术,术后4年里反复出现原手术切口及头颈部淋巴结转移,多次给予头皮及淋巴结转移灶切除术,术后辅以化疗等,治疗效果不佳,最终患者因远隔脏器转移于2019年医治无效死亡。
  • 李婷婷, 沙倩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824-8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眼皮肤白化病(oculocutaneous albinism,OCA)患者由于虹膜、脉络膜等缺乏黑色素,一旦发生视网膜脱离,诊断和手术干预极其困难。OCA患者眼底黑色素缺失,“红色眼底”缺乏对比度,视网膜组织难以辨认,无论是眼底检查还是手术操作都非常困难。术后视网膜愈合时间长,处理并发症需要非常谨慎。本文对1例白化病患者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病、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报道。患者经过治疗,视网膜成功复位,随访3个月无复发。因为发生继发性青光眼,视神经损害,预后视力差。本例提示,对于OCA患者的视网膜脱离,尽管通过手术使视网膜成功复位,但预后视力仍不佳,因此需要继续探索更为有效的诊治策略。
  • 唐晓雯, 周花仙, 顾建芳, 曾艺鹏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828-830,8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药物安全不良事件是医疗卫生系统中最常见和普遍的患者安全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医院的声誉。本文借鉴1例给药差错案例,按照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 method,RCA)的要求,使用问题树寻找近端原因、5 Why工具法确认根本原因,并针对其采取多部门联动的系统改进措施,完善药物安全管理系统。改进后,药师调剂规范率和护士药品配置二人核对率提高,药房潜在给药差错事件减少。对安全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易于制定有效、系统的改进措施,使解决方案切实有效。
  • 宋向远, 秦仕垣, 沙倩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05): 831-8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C)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明的免疫介导性疾病。本病例为51岁男性,双眼巩膜炎反复发作,伴双外耳廓变形下垂,于上海市浦东医院门诊确诊为RPC,予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治疗后,眼部症状减轻至稳定后自行停药。RPC易侵犯外耳及眼部,其靶组织还包括耳、鼻、呼吸道、关节等软骨组织,以及眼睛、皮肤、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等非软骨组织。免疫抑制治疗可减少RPC的复发并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