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复旦学报(医学版)》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论著
    宋徐春, 周济春, 吕旭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4): 443-4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4.001
    摘要 (652) PDF全文 (309) HTML (423)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与因果领域个体化干预效果(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effect,ITE)评估深度学习这两类方法在真实临床数据集上的个性化推荐性能差异,构建乳腺癌术后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PLD)与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推荐模型,通过评估药物疗效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904名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87例采用PLD治疗,517例采用EPI治疗,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比较两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结局;应用CFR_WASS等6种ITE模型预测患者在两种药物治疗下5年DFS概率,使用随机森林等6种机器学习模型作为基准进行性能分析比较;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ROC)评估预测性能,通过计算实际使用治疗与模型推荐治疗一致组和对照组的5年DFS率差异评估治疗推荐有效性。结果: 153对匹配病例中,PLD组和EPI组5年DFS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对病例PLD组临床结局优于EPI组,12对病例EPI组临床结局优于PLD组,验证两种药物存在个体治疗收益差异。CFR_WASS模型获得了最优预测性能(AUROC为0.736 8);多数ML组与对照组的5年DFS率无明显差异,ITE组5年DFS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CFR_WASS组5年DFS率较对照组低2.13%。结论: 相比于ML模型,ITE评估深度学习模型能更准确地估计两种药物的个体化治疗效果,给出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推荐,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讲座
    黄晨, 余勇夫, 秦国友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4): 638-6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4.025
    摘要 (604) PDF全文 (190) HTML (348)   可视化   收藏

    倾向性评分加权方法是观察性研究中调整混杂进行因果推断的一类重要方法。本文介绍了多种倾向性评分加权方法及其关键特征,以帮助研究人员选择最适合的分析方法。同时,通过实例数据分析展示了倾向性评分加权方法在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实例基于996名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数据,通过不同的倾向性评分加权方法探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阿昔单抗治疗对患者术后6个月内存活率的效应。结果发现不同的倾向性评分加权方法得到针对不同推断目标的处理效应估计,提示在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推断目标选择相应的倾向性评分加权方法。倾向性评分加权方法能够促进处理组和对照组间协变量分布的平衡性,是观察性研究中调整混杂因素的有力工具,在医学和公共卫生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综述
    王燕, 蒋汝荷, 余玥, 杜琰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4): 620-6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4.023
    摘要 (572) PDF全文 (385) HTML (393)   可视化   收藏

    斑蝥素(cantharidin)是斑蝥(Mylabrisphalerata Pallas)分泌的一种萜类化合物,在多种癌症中都有明显的抑制癌细胞生长、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斑蝥素抗癌的作用机制涉及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调亡、抑制自噬、增强DNA损伤、抑制DNA修复、调控多种细胞信号通路等方面。本文针对斑蝥素及其衍生物在多种常见癌症中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寻找斑蝥素在癌症治疗中的新靶点,为抗癌领域的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 综述
    熊佳伟, 马睿琦, 于华鹏, 牟林, 莫晓芬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4): 614-6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4.022
    摘要 (434) PDF全文 (740) HTML (290)   可视化   收藏

    益母草碱(leonurine,SCM-198)是中药益母草(Herba Leonuri,HL)活性成分之一,现已能人工合成。最新研究证实其在多种炎症相关性疾病动物模型中具有抗炎作用。其核心机制为下调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活性,进而抑制PI3K/Akt、MAPK、ERK、JNK等通路磷酸化,或上调Nrf2通路活性,最终下调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1β、IL-2、IL-6、IL-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趋化因子、黏附分子等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等。由于益母草碱展现出广泛作用于全身多器官系统、给药方便、安全有效等特点,因而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了益母草碱在全身多个器官系统炎症相关性疾病的基础研究进展,以期为炎症相关疾病的研究和临床转化提供新思路。

  • 综述
    王霞, 游菁, 赵月娇, 王辉, 蔡慧媛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5): 837-8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5.029
    摘要 (431) PDF全文 (90) HTML (291)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遗传学的发展和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肿瘤遗传咨询需求急剧增加。高级实践护士在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国外肿瘤遗传护士主导的肿瘤遗传咨询服务发展日趋成熟。而我国肿瘤遗传咨询工作起步晚,遗传学/基因组学和护理学的结合处于萌芽阶段,尚缺乏肿瘤遗传护士的相关研究。本文从国外肿瘤遗传护士的资质认证、核心能力、实践内容,肿瘤遗传护士临床实践效果以及对我国高级护理实践的启示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肿瘤遗传护士培养发展方案及临床服务模式提供借鉴,满足肿瘤高级护理实践发展的需求及日益增长的精准肿瘤学和优质遗传医疗保健需求。

  • 论著
    孙滢雪, 陈军, 唐培宸, 张健, 陈威泽, 颜芷昕, 宋娜娜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1): 1-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1.001
    摘要 (407) PDF全文 (161) HTML (307)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CS)通过抑制IL-6反式信号通路介导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进而治疗肾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单侧缺血再灌注(unilateral ischemia/reperfusion,UIR)肾纤维化模型,同时给药虫草菌粉、可溶性糖蛋白130Fc(soluble glycoprotein 130 Fc,sgp130Fc)或Hyper-IL-6。Masson染色评估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PAS染色评估肾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纤维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和IL-6反式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可溶性IL-6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6 receptor,sIL-6R)]的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qPCR等手段检测纤维化蛋白表达量以及定位情况。体外细胞实验进一步探究虫草提取物虫草素对成纤维细胞中IL-6反式信号的影响。结果: 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在慢性期给药虫草菌粉可显著减轻小鼠患肾的炎症和纤维化,降低血清肌酐水平和胶原沉积。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S治疗组α-SMA、FN的表达水平降低,IL-6信号通路蛋白p-STAT3、sIL-6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2,CXCL12)的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此外,Hyper-IL-6可部分抵消虫草菌粉的治疗效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虫草素可抑制NRK-52E分泌IL-6,而IL-6-sIL-6R复合物处理可诱导成纤维细胞NRK-49F活化,表现为α-SMA、FN和p-STAT3表达量显著升高。虫草素和sgp130Fc处理显著抑制IL-6反式信号通路引起的成纤维细胞的活化。结论: CS可显著抑制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IL-6,并抑制成纤维细胞中IL-6反式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 论著
    钟彧婧, 王艺颖, 刘海鸥, 陆佳琦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6): 873-8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6.001
    摘要 (355) PDF全文 (105) HTML (276)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间皮素(mesothelin,MSLN)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igh-grade serous ovarian cancer,HGSOC)化疗耐药中的可能机制。方法: 基于卵巢癌公共数据库进行Meta分析,评估MSLN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通过通路富集分析探索MSLN调控的关键信号通路及其在化疗耐药中的潜在作用;利用TCGA-HGSOC数据库探究MSLN介导化疗耐药相关的基因组特征;通过Msln敲低小鼠ID8卵巢癌细胞构建腹腔转移瘤模型,验证MSLN在卵巢癌化疗耐药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 MSLN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HR:1.42,95%CI:1.16~1.74);差异基因及通路富集分析表明MSLN高表达上调耐药相关基因及药物代谢、DNA结合信号通路。基因组关联分析显示MSLN高表达与染色体不稳定基因组特征CX3、CX11和CX13评分负相关;体内实验发现Msln敲低可增强顺铂抑瘤作用。结论: MSLN高表达可能是HGSOC患者不良预后和化疗耐药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论著
    赵勇, 戚宇, 王杭, 姜帅, 施国洪, 张旭, 郭剑明, 徐磊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4): 494-5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4.006
    摘要 (350) PDF全文 (144) HTML (305)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预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生化复发的主要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前列腺癌患者416例。在发生生化复发之前,没有患者接受辅助治疗。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用于确定预测生化复发的变量,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无生化复发生存率。结果: 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174(133~209)周。整个队列的生化复发率为21.15%(88/416),生化复发的时间为(51.11±47.71)周。至随访结束,低危、中危、高危、局部进展至随访结束复发率分别为:10%(1/10)、6.12%(3/49)、16.41%(43/262)、43.16%(41/95)。预测生化复发的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数据显示,肿瘤侵犯包膜(HR:2.119,95%CI:1.154~3.891,P=0.016)、肿瘤侵犯精囊(HR:1.824,95%CI:1.034~3.220,P=0.038)、GS评分≥8(HR:2.746,95%CI:1.268~5.943,P=0.010)、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10~20 ng/mL(HR:4.240,95%CI:2.550~7.050,P < 0.001)、PSA > 20 ng/mL(HR:6.341,95%CI:3.296~12.202,P < 0.001)是预测生化复发的主要因素。结论: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在中期随访期间可有效控制生化复发。肿瘤侵犯包膜、肿瘤侵犯精囊、GS评分≥8、PSA=10~20 ng/mL、PSA > 20 ng/mL是预测生化复发的主要因素。

  • 论著
    殷玥, 罗绅, 邱凌, 王卉, 刘洋, 冯浩, 王蓓莉, 姜桦, 武欣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5): 643-6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5.001
    摘要 (347) PDF全文 (89) HTML (205)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宫颈癌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招募2018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进行宫颈癌初次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宫颈癌患者304例,采用宫颈癌患者自报告临床结局评估量表(cervical cancer-patient reported outcome 137 scale,CC-PRO137量表)对术后宫颈癌患者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针对焦虑、抑郁情绪维度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半年内焦虑、抑郁情绪得分的平均值分别为4.141±0.798和4.020±0.616;术后一年以上焦虑、抑郁情绪得分的平均值分别为4.250±0.802和4.097±0.613;运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宫颈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方式和术后时间节点不同,抑郁和焦虑情绪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年龄、手术方式及宫颈癌临床分期不同,抑郁和焦虑情绪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术后辅助治疗方式的差异和恢复时间的长短。医护人员须加强对宫颈癌患者的安抚及关怀,特别是接受术后辅助放疗、化疗和处于术后初期的患者,可制订积极的干预措施,减轻患者心理痛苦程度,保障其身心健康。

  • 感染性疾病论著专栏
    张琪然, 曹兵, 辛继宾, 吴利俊, 孙育雷, 应峻, 张文宏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2): 159-1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2.001
    摘要 (339) PDF全文 (213) HTML (218)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全球2019—2023年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 检索2019—2023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xpanded)收录的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主题相关文献。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从发文趋势、国际科研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的具体内容进行阐述,分析研究热点和趋势。结果: 共纳入600篇相关文献,关键词共现及主题聚类提示乙肝功能性治愈目前主要聚焦的研究方向为功能性治愈预测与监测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功能性治愈与免疫、核苷类似物停药、干扰素治疗、功能性治愈的远期预后。ESI高被引原始研究论文的内容与上述聚类大致符合,但更多地集中于功能性治愈的新药。关键词突现显示2019年以来,研究热点从病毒学机制和血清标志物,到核苷类似物停药和干扰素治疗,再到免疫学机制与新药的变迁。结论: 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的病毒学机制、血清标志物、免疫学机制、核苷类似物的停药、干扰素治疗、治愈后的远期预后是研究热点和趋势。

  • 论著
    李清, 张宏伟, 陈丽梅, 丛青, 汪清, 隋龙, 华克勤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5): 677-6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5.005
    摘要 (329) PDF全文 (60) HTML (214)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CO2激光与宫颈环形电切(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术治疗适龄期女性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适龄期女性(20~34岁)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阴道镜检查转化区(transformation zone,TZ)为1型/2型,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根据医师建议及患者意愿,接受激光或LEEP治疗。评估两种手术的有效性,比较术后细胞学、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结果、阴道镜病理;随访术后妊娠率、妊娠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结果: 共纳入566例患者,其中233例接受激光消融治疗(激光组),333例接受LEEP治疗(LEEP组)。两组患者术前细胞学、HPV结果、宫颈管长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激光组有91.5%的患者细胞学正常,而LEEP组有86.9%的患者细胞学正常。两组的组织学治愈率均为91.5%,HPV转阴率均为74.6%。两组细胞学、HPV结果和阴道镜病理均无显著差异。术后激光组的宫颈管显著长于LEEP组[(29.09±3.15)mm vs.(27.05±3.84)mm,P < 0.001]。两组术后妊娠率、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TZ1型或2型、有生育要求的宫颈HSIL患者,CO2激光消融和LEEP两种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均无明显差异,但LEEP术后组织标本送检病理可减少浸润癌的漏诊。

  • 论著
    吴欢, 嵇姞, 鲁敏, 宁一纯, 孙肇星, 丁小强, 俞小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4): 455-464, 4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4.002
    摘要 (326) PDF全文 (114) HTML (227)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肾脏类器官和HK-2细胞研究镁离子(Mg2+)对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splatin-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Cis-AKI)的作用,并探究可能的机制。方法: 首先利用人源性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构建肾脏类器官,在此基础上构建Cis-AKI模型,利用HE染色观察肾脏类器官结构,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标志物定位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通过qRT-PCR检测肾小管和肾小球标志物及炎症因子mRNA水平。随后将肾脏类器官及HK-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组(Cis组)和Mg2+预处理组(Cis+Mg2+组)。通过CCK-8和ATP含量评估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活力;利用TUNEL染色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通路的关键蛋白Bcl-2、Bax、cleaved caspase-3及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 2,OCT2)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检测OCT2的定位与表达。结果: 肾脏类器官培养第10天的肾小管结构清晰,肾脏标志物大量表达;10 μmol/L顺铂导致肾脏类器官结构破坏,cleaved caspase-3表达量和炎症因子mRNA水平显著升高,ATP含量显著下降。与Cis组相比,Cis+Mg2+组肾脏类器官ATP含量升高,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显著下降,OCT2表达显著下降;而Cis+Mg2+组HK-2细胞活力、TUNEL阳性细胞数及凋亡相关蛋白均无明显改善,且几乎不表达OCT2。结论: 肾脏类器官是研究Cis-AKI发病与治疗的理想体外模型;Mg2+预处理可显著减轻顺铂所致肾脏类器官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OCT2的下调有关。

  • 论著
    闫小涛, 郭文杰, 沈彩芳, 崔子禕, 吴佳倩, 方玲, 赵语辰, 钱辰雨, 虞炎秋, 郑频频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4): 465-4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4.003
    摘要 (324) PDF全文 (1449) HTML (191)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开发基于健康信念模型(health belief model,HBM)的青少年饮酒相关认知量表,用于测量青少年饮酒相关认知,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依据HBM模型开发青少年饮酒相关认知量表,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青浦区3所普通高中,简单随机抽取各校高一和高二年级各1/3班级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分析量表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组合信度)、效度(结构效度、聚敛效度、区分效度和效标效度)。结果: 共收回问卷970份,其中有效问卷948份,问卷有效率为97.7%。青少年饮酒相关认知量表包含22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了5个公因子,包括感知到易感性、感知到严重性、感知到益处、感知到障碍、自我效能5个维度。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3.89%。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证实模型的整体适配理想。各维度的平均方差抽取值(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 value,AVE)均大于0.5,模型的聚敛效度理想。量表各维度之间的AVE平方根均大于其相关系数,说明区分效度良好。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2,量表的总体信度良好。结论: 本研究开发的青少年饮酒相关认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将其用于测量青少年饮酒相关的感知。

  • 论著
    陈丽梅, 全培青, 张宏伟, 李燕云, 曹远奎, 李清, 周奇, 汪清, 隋龙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5): 742-7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5.014
    摘要 (319) PDF全文 (39) HTML (195)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门诊、日间和住院3种不同模式的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宫腔镜的管理模式。方法: 通过查阅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电子信息化系统和宫腔镜中心每个月的质控报表,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中心门诊、日间和住院宫腔镜的手术量、Ⅳ级手术占比、手术种类分析、并发症、计划外二次手术等数据。结果: 2019—2021年共纳入门诊宫腔镜患者5 162例、日间宫腔镜患者15 331例、住院宫腔镜患者5 942例。住院宫腔镜患者年龄大于门诊、日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日间宫腔镜的比例逐渐升高,住院宫腔镜比例逐渐下降(P均 < 0.001)。Ⅳ级宫腔镜手术占比12.9%,其中住院高于日间、日间高于门诊(P均 < 0.001)。宫腔镜术中并发症和意外发生率为0.117%(31/26 435),包括子宫穿孔17例、宫腔镜失败7例、术中大出血3例、液体超负荷2例、肠道损伤1例、麻醉意外1例。其中门诊、日间、住院宫腔镜发生率分别为0.020%(1/5 162)、0.137%(21/15 331)、0.151%(9/5 942)。结论: 门诊、日间和住院3种不同模式宫腔镜手术均安全可靠。门诊、日间宫腔镜可提高医疗服务效能,逐渐成为趋势。

  • 论著
    孙双一, 贺新新, 陈雯桐, 吕彬, 葛梦潇, 郭雨濛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4): 473-4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4.004
    摘要 (316) PDF全文 (1713) HTML (194)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建立基于双硫死亡相关基因表达量预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预后和药物敏感性的评分模型,并结合CRC患者来源类器官(CRC patient-derived organoids,CRC-PDOs)验证。方法: 利用NMF(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算法、Cox和LASSO回归分析明确对CRC预后有预测价值的双硫死亡相关基因,构建双硫死亡相关风险评分公式,结合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析不同集群之间的差异基因及富集通路。通过GDSC数据库预测不同分组CRC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利用CRC-PDOs进行验证。结果: NMF算法结果显示基于双硫死亡相关基因可建立CRC患者分群,COX回归分析显示LRPPRCSLC7A11是能够预测CRC患者预后的潜在基因(P=0.047、0.033),CRC患者肿瘤中的SLC7A11低表达或LRPPRC高表达与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显著相关(P=0.004、0.003)。基于LASSO回归分析,双硫死亡风险评分公式为:Risk score=LRPPRC×(-0.670 5)+SLC7A11×0.311 2,且能将GSE161158数据集分群为高风险和低风险组。双硫死亡高低危群集间有125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结合GO和KEGG结果,高危群集患者的上调基因主要富集于免疫调节,如白细胞趋化性、粒细胞迁移和Toll样受体结合。低风险集群的特征是与硫化物代谢和运输相关的途径,如硫化物跨膜转运蛋白活性。基于GDSC数据库,双硫死亡相关的双基因表达水平可预测化疗药物敏感性,化疗药物(伊立替康)对于CRC-PDOs的生长抑制结果提示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SLC7A11LRPPRC的相对表达量与其类器官映射疗效呈线性相关(P=0.007、0.040)。结论: 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和CRC-PDOs实验结果,双硫死亡相关评分能够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和药物敏感性,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 论著
    陈小润, 罗莉, 黄葭燕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4): 552-5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4.013
    摘要 (305) PDF全文 (64) HTML (200)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影响老年人跌倒的自身和外部因素,为老年人防跌倒提供证据支撑。方法: 以上海市一家三甲综合医院2020—2022年老年住院患者信息为数据来源,应用Haddon模型,采用构成比、卡方检验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对相关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95 880例65岁及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中跌倒患者有11 152例(11.63%)。跌倒患者的男女比为0.49∶1,以女性、在婚状态为主,同住人主要为子女,发生地点主要是家/住宿机构,全年时间分布上2月份跌倒发生最少。受伤部位主要是躯干和四肢,性质为骨折。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龄(76岁以上)、冬季、非在婚、与子女同住为老年人跌倒住院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人跌倒风险较高,受个人健康、自然环境和社会支持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建议从个人健康促进、家庭环境优化和家庭氛围和谐、专业医疗支持和社会联动协作等方面识别和应对老年人跌倒风险,实现有效预防和管理。

  • 论著
    徐方萍, 朱新丽, 王晓娇, 朱春香, 顾春怡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5): 765-7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5.017
    摘要 (301) PDF全文 (38) HTML (153)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孕妇分娩自我效能在孕期生殖健康素养与分娩意向间的中介效应,为产科医护人员开展科学合理的分娩决策支持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孕期生殖健康素养问卷、分娩自我效能量表,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门诊为现场调查点,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到院产检的孕晚期女性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别评估孕期生殖健康素养及分娩自我效能与分娩意向之间的关联,采用MacKinnon乘积分布法评估分娩自我效能在孕期生殖健康素养与分娩意向之间中介效应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343例孕妇,分娩意向回归分析显示:孕期生殖健康素养(c’=1.644,95%CI:2.223~12.059)、分娩自我效能(β=2.211,95%CI:6.300~13.215)与阴道分娩意向显著关联(P < 0.001);分娩自我效能与孕期生殖健康素养呈显著正相关(β=1.280,95%CI:0.102~0.165,P < 0.01);分娩自我效能是孕期生殖健康素养与分娩意向的中介变量,占总效应值的24.8%。结论: 分娩自我效能在孕期生殖健康素养与分娩意向的关联中具有中介作用,产科医护人员应注重孕产期保健和分娩教育,提高孕妇分娩自我效能和孕期生殖健康素养水平,支持其做出科学的分娩意向决策,促进正常分娩。

  • 论著
    张凯, 黄一沁, 张自妍, 宓林, 余纳, 保志军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1): 44-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1.006
    摘要 (295) PDF全文 (1408) HTML (203)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GPR120基因对脓毒症进展的作用,探索GPR120基因对胞内多蛋白复合物—NLRP3(NOD-,LRR- and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及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方法: 收集临床脓毒症患者血液及胸水样本后,采用流式及ELISA实验检测炎症因子及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利用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处理C57BL/6小鼠及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构建体内外脓毒症模型,并通过GPR120基因激动剂TUG891的干预,观察对照组和脓毒症组间GPR120基因、NLRP3炎症小体蛋白及巨噬细胞极化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 在临床标本中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患者血清中IL-1β等炎症因子表达明显升高(P < 0.001),胸水中NLRP3、Caspase-1及IL-1β等炎症小体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P均 < 0.05)。体内实验发现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中肺组织内重度炎症表现,肺组织内GPR120基因表达下降,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表达上调(P < 0.01),炎症小体激活相关蛋白的表达增强,巨噬细胞M1型极化增强。通过TUG891激活GPR120基因,可减轻小鼠及细胞的炎症反应,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P < 0.01)。体外实验证实了LPS可抑制细胞内GPR120蛋白的表达并促进炎症蛋白的分泌,而TUG891促进GPR120蛋白水平的上调表达并对炎症因子的分泌具有缓解作用(P < 0.05)。结论: 在脓毒症中,GPR120基因激活可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促进巨噬细胞修复型极化,减轻组织炎症损伤,从而延缓脓毒症的快速进展。

  • 综述
    向雪松, 丁景新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1): 128-1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1.017
    摘要 (295) PDF全文 (79) HTML (205)   可视化   收藏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mall cell neuroendocrine cervical carcinoma,SCNECC)是一种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早期容易出现侵袭转移,预后比宫颈鳞癌和腺癌差。目前对其临床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SCNECC的关注越来越多,改善其预后的探索也取得一些成果。本文将SCNECC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对当前手术、放化疗、靶向与免疫药物等治疗策略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和展望。

  • 论著
    陈蓓绮, 刘宇, 左武旭, 李权, 吴元丰, 孔德红, 潘翠珍, 董丽莉, 舒先红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4): 484-493, 5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4.005
    摘要 (294) PDF全文 (51) HTML (182)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缩流颈面积(vena contracta area,VCA)在不同病因下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诊断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 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92例确诊为TR的患者接受了二维(two dimensional,2D)和3D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其3D VCA和依据近端等速表面积(proximal isokinetic surface area,PISA)计算的3D有效瓣口反流面积(effective regurgitant orifice area,EROA)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并以综合2D多参数方法作为参比方法计算其诊断重度TR的界值。结果: 最终纳入85例患者。3D VCA与3D PISA EROA在原发性TR和继发性TR中作用相似,且有一定的相关性(原发性TR:r=0.831,P < 0.01;继发性TR:r=0.806,P < 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3D VCA和3D PISA EROA相比会高估TR(总患者人群中高估62%,原发性TR中高估51%,继发性TR中高估74%)。在继发性TR中,3D VCA诊断重度TR的界值为0.45 cm2(敏感性89%,特异性82%);结合临床症状、阳性2D PISA EROA结果和对重度TR分级的3D VCA,其χ2值高于仅考虑临床症状或合并临床症状和阳性2D PISA EROA的χ2值(42.168 vs. 26.059,16.759,P < 0.01)。结论: 3D VCA会高估TR,在继发性TR中对诊断重度TR具有较高且增量的诊断效力。

  • 综述
    耿志丹, 袁海霞, 俞清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6): 1009-10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6.019
    摘要 (289) PDF全文 (149) HTML (176)   可视化   收藏

    胆囊腺瘤为起源于胆囊黏膜上皮的良性肿瘤,被认为是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的前期病变,其恶变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生。目前对于胆囊腺瘤癌变的病理过程及分子机制仍存在争议;超声和CT广泛应用于胆囊疾病的检查,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高帧率超声造影(high-frame-rat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H-CEUS)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诊断精度。本文对胆囊腺瘤癌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表现、基因表达、治疗和临床预后进行文献总结。

  • 论著
    蔡逸舟, 何丹丹, 王莹莹, 刘小华, 徐晓莉, 董琳娟, 刘念, 俞丹丹, 王娜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4): 566-5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4.015
    摘要 (274) PDF全文 (1190) HTML (186)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青春期女性主要甲状腺功能指标与年龄、青春发育阶段的关联性以及与成人参考区间的差异。方法: 在2017年10—11月、2019年1—3月于上海市闵行区、江苏省海门市、浙江省玉环市、浙江省德清县各选定1所初中,将4所初中共791名女生纳入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采用《青春发育事件自我评定量表》评价青春发育分期。分别于2年后随访,调查内容一致。评估11~15岁5个年龄组甲状腺功能水平,计算95%CI,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年龄及青春期发育阶段对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青春期女性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的参考区间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错分率为2.98%~5.17%。在校正了BMI、腰围后,年龄、青春发育分期以及年龄与青春发育分期的交互作用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 < 0.05),TSH水平在青春发育完成前受年龄影响较大,12岁组水平高于11岁组(P=0.001 2)和13岁组(P < 0.000 1);FT3水平在青春发育晚期随年龄变化较大,在13岁时的水平显著高于11、12岁(P < 0.000 1),在13岁后逐渐下降(P < 0.000 1);而FT4的水平在11~15岁总体上受年龄影响较小,13~15岁的水平略高于11~12岁(P < 0.000 1)。结论: 青春期女性的甲状腺功能指标TSH、FT3、FT4水平均与成人存在较大的差异,受年龄、青春期发育程度的影响有所不同,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年龄和青春发育时期特定甲状腺指标参考区间。

  • 论著
    崔航, 林晓蕾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4): 528-5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4.010
    摘要 (273) PDF全文 (58) HTML (128)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去偏机器学习框架的中介效应分析,来探究童年逆境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大脑区域。方法: 将包含460名志愿者的数据集随机分组分为训练集(n=368)和验证集(n=92)。为了提高结果的稳定性,本研究运用去偏机器学习中介分析方法,根据训练集构建模型并得出结论,然后用验证集进行验证,最后采用Bonferroni方法对识别出显著性的脑区进行矫正。结果: 训练集与验证集的实验结果相似,左上顶叶的效用显著(验证集P < 0.001),表现为正向作用(验证集effect size=0.78);右前额极前扣带回和左下颞叶(训练集与验证集P值均 < 0.001)也效应显著,并被识别出在这一过程中具有负向作用(验证集effect size分别为-0.037,-0.034)。效应显著的脑区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联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结论: 左上顶叶、右前额极前扣带回和左下颞叶在童年逆境对认知功能产生影响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其中左上顶叶表现为正向作用,右前额极前扣带回和左下颞叶表现为负向作用。

  • 论著
    金文韬, 王添平, 陈晓军, 张国福, 李海明, 张鹤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6): 890-8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6.003
    摘要 (273) PDF全文 (67) HTML (165)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基于MRI术前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的分子亚型的生境影像组学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家医学中心经病理证实的EC患者,分别纳入训练组(n=270)和测试组(n=70)。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术前MRI及病理组织学和分子亚型诊断。首先根据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和对比增强(contrast enhancement,CE)图像对肿瘤进行生境亚区域分区,随后从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DWI和CE图像的不同亚区域提取生境影像组学特征。应用3种机器学习分类器,包括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分别建立预测p53异常型EC的模型并进行效能验证,表现出最佳综合预测性能的模型被选为生境影像组学模型。采用相同程序,建立基于T1WI、T2WI、DWI和CE共4个序列的全区域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评估模型的效能,使用DeLong检验比较模型的差异。使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价模型应用的临床收益。结果: 经特征选择后保留8个生境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生境影像组学模型、10个全区域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和3个临床特征建立临床模型。生境影像组学模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高,分别为0.855(0.788~0.922,训练集)和0.769(0.631~0.907,验证集)。DeLong检验显示训练集的生境影像组学模型效能优于全区域影像组学模型(P=0.001),但测试集差异不显著(P=0.543);两组生境影像组学模型效能均优于临床模型(P=0.007,训练集;P=0.038,验证集)。DCA曲线显示该模型在阈值概率0.2~0.8之间均可对临床诊断提供收益。结论: 基于MRI的生境影像组学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p53异常型的EC,效能优于全区域影像组学和临床模型,有助于术前EC的无创性分子亚型分型。

  • 综述
    刘敏, 唐敏洁, 钱俏红, 安彩萍, 常翠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5): 831-8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5.028
    摘要 (263) PDF全文 (80) HTML (159)   可视化   收藏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ecreased ovarian reserve,DOR)在女性中的患病率逐渐升高,由于激素水平波动引起一系列临床症候群,睡眠障碍是其中比较突出的症状,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差,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发现,卵巢功能下降与睡眠障碍关系密切,两者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治疗上西医以改善行为认知应用、镇静安眠药、激素替代为主,疗效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医强调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不良反应少,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就近年文献对睡眠障碍与DOR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论著
    张晓春, 范家宁, 朱丽, 张峰, 林大卫, 王婉凌, 潘文志, 周达新,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4): 505-5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4.007
    摘要 (261) PDF全文 (583) HTML (181)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合并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女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设计女性偏头痛患者PFO风险预测模型(migraineur PFO risk prediction model,MPRPM)。方法: 选取2019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女性偏头痛患者。收集患者术前信息以及停药后的随访结果,并根据食管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PFO阳性组和PFO阴性组。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并对其多维度验证。根据准确率下降系数(mean decrease accuracy,MDA)筛选关键特征并构建MPRRM。结果: 共纳入305名女性患者,其中PFO阳性组204人,PFO阴性组101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偏头痛发病年龄、发作频率、发作时严重影响生活、运动相关性头痛、月经引起的头痛、先兆性偏头痛和隐源性脑卒中病史是PFO阳性患者的预测因素。随机森林模型可以预测女性偏头痛患者PFO发病率,其AUC为0.895(95%CI:0.847~0.943)。MPRPM的灵敏度为71.6%,特异度为91.1%(AUC:0.862,95%CI:0.818~0.906,P < 0.001)。最佳临界值为2.5分。模型分类正确的患者症状改善率高于分类不正确的患者(94.3% vs. 82.0%,P=0.023)。结论: 确定了女性偏头痛患者合并PFO的预测因素。MPRPM可为女性偏头痛患者的诊断过程和治疗决策提供指导,辅助偏头痛患者就诊分流,减轻医疗负担。

  • 综述
    薛智云, 李斌, 陈秀英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5): 820-8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5.026
    摘要 (260) PDF全文 (157) HTML (167)   可视化   收藏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且有年轻化趋势,POI不仅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而且存在雌激素低下的近远期风险。POI的病因复杂且呈高度异质性,包括遗传因素、医源性因素、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感染和环境因素等,但以特发性POI居多。近年来,许多研究聚焦自身免疫性疾病与POI的相关性,其中研究较多的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本文将从POI的免疫相关现状,AITD的致病机制以及相关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讲座
    潘璐璐, 余勇夫, 秦国友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6): 1016-10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6.020
    摘要 (256) PDF全文 (72) HTML (154)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回归模型的迁移学习,并通过实例数据展示了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实例基于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2013—2014年的数据,研究了睡眠时间和抑郁程度及抑郁症之间的关联,并使用人口特征和生活方式作为预测变量,预测不同种族群体的抑郁程度和抑郁症。相比只基于目标种族群体构建的模型,迁移学习可以提高目标种族中睡眠时间效应的估计精度,以及抑郁程度和抑郁症的预测准确性。实例结果表明,在目标数据稀缺和数据源之间存在异质性的情况下,迁移学习能够有效整合外源数据,显著提升目标模型的估计能力和预测能力。

  • 医学经验交流
    张祎萌, 顾丹彤, 彭洪, 刘少杰, 贾英男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4): 594-6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4.019
    摘要 (250) PDF全文 (28) HTML (151)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医学生的营养膳食摄入情况,评价其膳食质量,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招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读学生,采用7 d 24 h膳食记录法,收集日常饮食摄入数据。通过比较实际摄入量与指南推荐摄入量的差异,计算中国健康饮食指数(Chinese Healthy Eating Index,CHEI)得分,综合评价学生膳食质量。采用因子分析提取膳食模式。依据CHEI得分将研究对象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确定膳食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纳入221名研究对象,平均能量摄入为(2 057.02±501.87)kcal/d,其中80%的能量摄入来自校内食堂。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供能比分别为48.90%、16.55%、36.07%。CHEI总分中位数为67.55分,薯类、蔬菜、水果、乳制品、水产品、坚果条目分低于该条目总分的60%,膳食结构存在不合理。处于研究生阶段(OR=0.53,95%Cl:0.28~0.98)和不合理的理想体重期望(OR=0.37,95%Cl:0.17~0.81)的学生CHEI总分较低,水果-奶制品膳食模式(OR=8.20,95%Cl:3.39~19.84)、薯类-蔬菜膳食模式(OR=3.41,95%Cl:1.58~7.32)和校内就餐率低(OR=1.92,95%Cl:1.02~3.59)的学生CHEI总分较高。结论: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读学生的总能量摄入水平较为理想,脂肪供能比较高,膳食结构不尽合理,整体膳食质量有待提高。学生的膳食质量主要受到学历、体重期望和膳食模式的共同影响。

  • 综述
    姜婷, 丁景新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5): 807-812, 8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5.024
    摘要 (247) PDF全文 (78) HTML (148)   可视化   收藏

    双角子宫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子宫畸形和结构异常,对生育能力和妊娠结局有显著影响。它与不孕症、流产、早产、胎儿畸形、胎盘异常等产科并发症有密切关系。本综述着眼于双角子宫对生育的影响,探讨因双角子宫引起的常见产科并发症,和由其导致的胎儿和新生儿的不良妊娠结局等。尽管子宫重建手术可以改善生育结果,但自然流产和严重的妊娠并发症仍可能发生。本文回顾了相关文献,探讨双角子宫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其干预措施。

  • 方法技术
    陈子任, 张硕, 徐丛剑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5): 795-7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5.022
    摘要 (246) PDF全文 (76) HTML (87)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中药温、凉、寒、热、平5种药性分类模型的构建及验证。方法: 选择小鼠服用不同性质中药后的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拉曼光谱相关技术进行检测。将得到的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用随机森林、极端梯度提升、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4种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分类模型,使用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以及准确率来评估模型性能。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到4 888组光谱,其中3 910组(80%)光谱数据用以构建模型,其余978组(20%)光谱数据用以测试模型性能。随机森林模型、极端梯度提升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92%、87%、83%和75%。参与分类权重最高的拉曼位移分别为872、1 012、1 108、1 190和1 668 cm-1结论: 拉曼光谱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可以用于中药5种药性的分类,为中药药性分类提供新的方法,其中随机森林模型效果最佳。

  • 综述
    赵光耀, 吴龙云, 夏巧云, 鲁晓岚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6): 1002-10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6.018
    摘要 (242) PDF全文 (129) HTML (145)   可视化   收藏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作为一类致癌因子,参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研究发现,HP的现症感染可显著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而HP的根除能改善代谢紊乱和缓解NAFLD。一些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了探索,认为这可能和HP造成的能量代谢紊乱、肠道菌群失衡等因素相关。本文综述了HP与NAFLD之间的关联性的研究现状以及HP促进NAFLD发生和发展的可能机制。

  • 论著
    肖星婷, 曹悦, 郑韵熹, 易晓芳, 黄季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5): 725-7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5.012
    摘要 (238) PDF全文 (57) HTML (132)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的疾病体验,为完善该人群的诊疗、护理及长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Cochrane Library、维普资讯、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患病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6月。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17篇研究,提炼51个明确的研究结果,归纳为10个新类别,形成3个整合结果:(1)症状周期性发作不仅带来生理、心理困扰,还会引发患者自我认同感降低,摧毁社交及亲密关系;(2)医患互动受认知失衡的影响,诊疗过程充满挑战,患者存在专业信息及社会支持需求;(3)阵痛中成长,患者主动自我调适,积极应对疾病。结论: EMs影响患者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普遍存在延迟诊断、治疗反复的现象,医务人员对患者的信息支持有待提升,在临床工作中需多维度关注患者身心感受,完善其非正式支持,参与长期管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管理能力。

  • 论著
    王颖雯, 王凤, 王立波, 陆爱珍, 王艺, 桂永浩, 陆权, 殷勇, 张建华, 叶颖子, 徐虹, 沈兵, 顾丹萍, 董晓艳, 王佳钰, 何雯, 张晓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4): 515-5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4.008
    摘要 (236) PDF全文 (70) HTML (146)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2019—2023年上海市市级医院中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住院患儿,了解其患病特征及住院费用。方法: 依托上海市市级医院儿内科联盟,回顾性调查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上海市22家有儿科资质的市级公立医疗机构(其中4家为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MPP患儿,收集其诊断编码、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是否进展为重症支原体肺炎(severe MPP,SMPP),并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 2019—2023年22家医院共收治MPP住院患儿29 045例,其中进展为SMPP者6 035例(20.8%),趋势检验发现SMPP患儿比例随年份增加存在上升趋势(χ趋势2=365.498,P < 0.001)。4家儿童专科医院共收治MPP住院患儿18 710例,其中SMPP患儿4 078例(21.8%),SMPP患儿比例随年份增加存在上升趋势(χ趋势2=14.548,P < 0.001),其中2023年SMPP患儿比例(23.0%)高于历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份MPP季节分布有统计学差异,总体以夏秋季比例更高;不同年份MPP住院患儿年龄分布有所差异,2023年以学龄期儿童为主(56.8%);不同性别之间的重症比例分布无差异,不同年龄组的重症比例在不同年份之间存在差别,1~3岁儿童重症比例逐年升高(χ趋势2=191.567,P < 0.001)。疫情期间年MPP平均住院天数高于非疫情期间;不同年份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疫情期间个体均次住院费用高于其他年份,不同年份个体均次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历年总住院费用仍以2019和2023年为高。SMPP个体均次住院费用均高于非SMPP个体。结论: 上海市2019年、2023年均有MPP流行,总体以夏秋季比例更高;与历年相比,2023年上海市MPP住院患儿人数多、SMPP比例高,其中3岁以下SMPP比例升高明显。SMPP个体均次住院费用高于非SMPP。

  • 综述
    张梦玥, 周建国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1): 133-1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1.018
    摘要 (236) PDF全文 (574) HTML (145)   可视化   收藏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严重呼吸系统并发症,重症病例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BPD是多因素疾病,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肺泡简单化和肺微血管发育障碍。肺泡上皮细胞是肺泡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肺泡Ⅰ型(alveolar type 1,AT1)和肺泡Ⅱ型(alveolar type 2,AT2)细胞,其中AT1细胞参与气血屏障构建,发挥气体交换作用,AT2细胞具有增殖分化的干细胞特性,维持肺内环境稳态、修复肺损伤。肺损伤修复的核心是AT2细胞向AT1细胞的转分化,而激活转分化的信号转导机制尚未明确。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和分类总结,探讨肺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关键信号转导通路及研究进展,为阐述BPD发病机制及探索BPD新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 综述
    宋佳好, 任芸芸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5): 825-8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5.027
    摘要 (231) PDF全文 (239) HTML (112)   可视化   收藏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临床上常见的出生缺陷,也是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对胎盘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发现CHD与胎盘异常可能存在某些关联,探究胎盘异常与CHD的相关性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胎盘与心脏平行发育,有共同的信号通路,均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被称为胎盘-心脏轴。因此,本文对胎盘-心脏轴的相关性研究现状及评估胎盘结构与功能的超声成像技术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CHD的管理和治疗提供帮助。

  • 论著
    刘叶, 高广峰, 周亦凡, 凯维萨·阿布杜许库尔, 汪楚楚, 罗剑锋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4): 558-5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4.014
    摘要 (227) PDF全文 (314) HTML (132)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视听障碍(audio-visual impairments)对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的影响,以及抑郁倾向是否中介了视听障碍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联。方法: 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调查(The 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urvey,CHARLS)对4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在全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中采用多阶段抽样,分别在县(区)-村(居)-家户-个人层面上进行抽样,并在县(区)-村(居)两级抽样中,采用按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概率(proportional probability sampling,PPS)抽样,最终纳入了28个省份150个县(区)的450个村/社区。本研究基于2018年的CHARLS数据展开研究,纳入标准为:(1)年龄≥60岁;(2)有完整的自我报告的视力和听力状况;(3)至少含有生活满意度、主观期望寿命、自评健康状况3项主观幸福感指标中的一个。CHARLS使用Likert五分量表测定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使用10项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y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10,CESD-10)测定老年人的抑郁倾向。本研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视听障碍与抑郁倾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联,并通过中介模型分析抑郁倾向的中介作用。双侧P值< 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7 620人。其中有视听障碍的患者抑郁倾向水平明显更高,主观幸福感的三项指标均较低(P值均小于0.05)。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和视听双重障碍与更高的抑郁倾向水平和更低的自评健康、主观期望寿命有关;视觉障碍和视听双重障碍与较低的生活满意度有关。抑郁倾向在视听双重障碍与生活满意度间及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视听双重障碍与自评健康和主观期望寿命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在中国老年人群中,视听障碍与较低的主观幸福感状态有关,抑郁倾向在其中起着中介作用。

  • 论著
    张燕丽, 王霞, 游菁, 杨岚, 蔡慧媛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5): 667-6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5.004
    摘要 (226) PDF全文 (95) HTML (129)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卵巢癌患者个案管理实践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初步探究其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质性研究和专家会议法构建卵巢癌个案管理实践方案。将方案实施前(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和实施后(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纳入并实施常规临床护理的卵巢癌患者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支持性照护需求、疾病症状及非计划再入院率的差异。采用支持性需求简明问卷(Supportive Care Needs Survey Shortform 34,SCNS-SF34)收集患者的支持性照护需求。采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评估患者的疾病症状。结果: 构建的卵巢癌个案管理实践方案包含卵巢癌个案管理师的资质与专业能力、实践核心以及具体的实施路径。方案实施后,试验组患者SCNS-SF34总得分和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 < 0.001),MDASI总得分和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 < 0.05)。两组患者的非计划再入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构建的卵巢癌患者个案管理实践方案具备科学性,该方案能有效满足卵巢癌患者的照护需求,并缓解疾病症状。

  • 讲座
    熊海燕, 罗剑锋, 王伟炳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1): 153-1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1.022
    摘要 (226) PDF全文 (92) HTML (140)   可视化   收藏

    药物临床试验是评估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本文介绍了药物临床试验设计创新的类型和设计思路,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适应性设计是一类复杂创新型临床试验设计方法,依据适应性的目的可以分为:成组序贯设计,样本量重估计,无缝试验,富集设计,主方案设计(篮式试验、伞式试验、平台试验等)。适应性设计具备更大的调整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常规临床试验的缺点,进而提高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论证强度。药物临床试验的设计创新与重塑将为实现精准医学目标提供更有力的循证证据。

  • 论著
    许诺, 沈志文, 杨燕平, 陈智鸿, 李丽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4): 574-579, 5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4.04.016
    摘要 (206) PDF全文 (33) HTML (119)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对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以及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对感染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1月7日至2023年2月7日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完成肺功能检查的1 178例门诊及住院新冠感染患者,按照是否患有新冠肺炎分为两组,完成“新冠感染症状及肺功能相关调查表”,同时采集患者疫苗接种情况、临床症状、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结果(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等临床资料,通过χ2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接种和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患者肺功能的差异,并验证新冠病毒疫苗对新冠肺炎、新冠感染相关症状的保护作用。结果: 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新冠感染患者通气及弥散肺功能较接种患者下降明显(P < 0.05)。未接种过新冠病毒疫苗、有既往慢性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新冠肺炎,二针/三针疫苗接种可以减少新冠肺炎的发生率(P < 0.05),而接种一针无明显保护作用;既往慢性病病史患者,如发生新冠感染,容易出现严重症状,而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以减轻包括慢性病患者在内的新冠相关严重症状。结论: 新冠病毒感染可以造成患者肺通气及弥散功能下降,二针/三针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可能减轻新冠病毒感染对肺功能的损伤,减少新冠肺炎及严重症状的发生,完整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可能具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