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复旦学报(医学版)》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期刊首页 检索结果

检索结果

期刊
    Loading ...
出版年
    Loading ...
栏目
    Loading ...
文章类型
    Loading ...
期刊分类
    Loading ...
  • 文章
  • 视频
  • 排序
共找到 2606 条结果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讲座
    刘星, 王伟炳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4): 611-6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4.021
    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是一种利用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instrumental variable,IV)开展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本文从通过因果图,即有向无环图(directed acyclic graph,DAG)阐释工具变量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与MR的对比,系统梳理了MR研究中的核心假设、常见挑战及实践要点。MR作为观察性研究,尽管在理论上可帮助避免混杂,但在实际应用中其有效性高度依赖对(i)遗传-暴露的关联强度、(ii)遗传-结局关联的独立性和(iii)排他性的确认,应避免过度解读结果。本文还探讨了MR在药物靶点发现和疾病机制探索中的价值,并提醒研究者严格对待观察性研究中的常见问题,如暴露与结局的时序关系等。
  • 短篇报道
    毛路一, 李玖蓉, 张庆英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4): 605-6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4.02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对于母胎的影响已较明确,但正常高值血压和HDP的关系以及和母胎不良妊娠结局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对2021年1—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单胎分娩的孕妇进行的回顾性研究,将产检到分娩入院前血压<130/80 mmHg的孕妇纳入正常血压组,血压在130~139/80~89 mmHg的孕妇纳入正常高值血压组,并根据血压开始升高的孕周分为正常高值血压(20周前)组及正常高值血压(20周后)组。分析这3组患者的基本资料、HDP发病情况及母胎不良结局,发现与正常血压组相比,20周前和20周后正常高值血压组的HDP发病率均显著增加,特别是正常高值血压(20周后)组增加更为明显。正常高值血压(20周前)组医疗性早产和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的风险增加。本研究为制定更严格的血压监管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降低母儿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 短篇报道
    卞学莉, 张婷, 秦琦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4): 601-6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4.019
    为探讨肺癌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在睡眠质量指数与生存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218名肺癌患者,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记忆症状评估量表和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进行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剖析肺癌患者心理弹性在睡眠质量与生存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本次调查的肺癌患者总体睡眠质量处于轻度睡眠障碍,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数与生存质量呈负相关(P<0.05),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在睡眠质量指数与生存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826,占总效应的28.47%。医护人员应重视提升肺癌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改善肺癌患者睡眠障碍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 短篇报道
    金蕾, 杨耀芳, 汤阳, 宦红梅, 沈真原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4): 596-6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4.018
    对社区医院小规格阿司匹林肠溶片(25 mg/片)门诊处方用药数据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共收集1 325张门诊处方的患者用药信息,利用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DUI)进行分析,根据药品说明书及文献资料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男女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73.70±8.33)岁和(72.95±8.34)岁。DDDs排名前三的年龄段为女性60~79岁、男性60~79岁和女性80~99岁。女性患者处方占比为59.62%,DUI为0.75~0.85。1 325张处方中123张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其中89张(72.35%)遴选药品不适宜、19张(15.45%)给药剂量偏低、6张(4.88%)存在用药禁忌、5张(4.06%)给药频次不符、2张(1.63%)超适应证用药、2张(1.63%)给药剂量偏高。对于不合理用药现象,有必要进行实时干预,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综述
    赵玲, 王来栓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4): 589-5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4.017
    随着围产医学和新生儿科学的不断发展,小胎龄和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存活率有所提高,但脑损伤以及远期不良神经发育结局发生率仍较高。母乳是早产儿首选的肠内营养来源,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免疫、代谢等功能有重要作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母乳不仅能促进早产儿大脑的发育和成熟,还能有效降低脑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从而改善远期神经发育结局。本综述旨在探讨母乳对早产儿脑损伤和修复、脑结构成熟及神经发育结局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以进一步增强母乳对早产儿神经发育重要性的认识。
  • 综述
    慎紫玉, 孙俊龙, 郑拥军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4): 581-5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4.016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肌少症,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癌症患者的恶病质状态相关。尽管肌少症与恶病质患者都存在肌肉损失,但二者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肌少症由衰老、内分泌、运动神经元缺失、恶病质、炎症、营养不良等多种因素导致。肌少症与神经及免疫系统的相关研究逐步深入,本文阐述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肌少症的研究进展,聚焦神经免疫学方向,剖析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肌少症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
  • 综述
    薛茜, 毛祎文, 王铭洁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4): 572-5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4.015
    p120连环蛋白(p120-catenin,p120ctn)是犰狳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作为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的核心稳定因子,p120ctn在血管发育的全过程中具有多重作用。从新生血管的形成到后续血管完整性的维持,p120ctn的存在不可或缺。p120ctn参与调控脊椎动物胚胎血管的正常发育,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同时,p120ctn也有助于黏附连接的维持与重塑,并能够通过改变细胞形态来调节黏附力。本文从血管生成和内皮屏障功能两方面,对p120ctn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综述
    翁梓珑, 潘文志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4): 566-5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4.014
    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是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筛查和诊断的首选无创工具,可通过测量三尖瓣反流速率(tricuspid regurgitation velocity,TRV)等参数,评估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及右心功能。TTE在PH的早期筛查、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适用于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在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如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中,TTE能够为术前患者筛选、术中决策及术后随访提供关键的血流动力学依据。本文介绍了TTE评估PH的最新进展,并探讨其在瓣膜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临床病例讨论
    王丽恒, 王璇, 郑建铭, 刘其会, 李宁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4): 560-5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4.013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autoimmun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opathy,A-GFAP-A)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症状及脑脊液改变多与中枢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相似,临床上常难以鉴别。本文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收治的4例疑似结核性脑膜炎的A-GFAP-A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治经过等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讨论其鉴别诊断要点,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A-GFAP-A的认识。
  • 方法技术
    冯虹瑛, 彭天宇, 单杰, 张永红, 张彬航, 袁显宝, 刘伟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4): 550-5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4.012
    目的 开发并验证基于快速蒙特卡罗(Monte Carlo,MC)方法的、使用治疗照射记录的、可以用于在线自适应笔型束扫描放疗(online adaptive ratiotherapy for pencil beam scanning proton therapy,PBSPT-ART)方案的患者个体质控(patient-specific quality assurance,PSQA)工具。方法 首先通过PBSPT的治疗记录,逆推生成重构PBSPT(reconstructed PBSPT,rPBSPT)治疗计划,并利用妙佑国际医疗内部开发完成的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加速的虚拟粒子快速蒙特卡罗(virtual particle MC,VPMC)软件计算rPBSPT剂量。然后,将VPMC计算的rPBSPT剂量与独立MC程序(MCsquare)计算的rPBSPT剂量做比较,并进行3D gamma分析,验证VPMC计算的rPBSPT剂量的准确性。之后以治疗前MCsquare的二次剂量检验计算为参考,对VPMC计算的rPBSPT剂量做3D gamma分析,以此对开发的PSQA工具做演示并验证该工具的可行性。3D gamma分析选取标准2 mm/2%/10%。选取20个具有不同病灶的患者来评估此工具的准确性和效率。结果 在准确性验证中,VPMC计算单个rPBSPT剂量的时长为(5.88±4.00) s,与MCsquare计算rPBSPT剂量相比的3D gamma通过率为99.47%±0.72%;在开发的PSQA工具工作流程展示中,VPMC计算单个rPBSPT剂量与MCsquare计算PBSPT剂量相比的3D gamma通过率为98.91%±0.92%。结论 该工具的准确性和效率可满足在线PBSPT-ART工作流程中PSQA的要求。
  • 医学经验交流
    徐嬿, 管隽, 徐常恩, 张庆英, 夏贤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4): 544-5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4.011
    目的 探讨真实场景中妇产科住院医师的顺产接生学习曲线,包括难点步骤及影响因素,以优化顺产接生培训计划。方法 2020年9月25日至2022年3月12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招募无接生经验的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经培训后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顺产接生。使用表现分对接生整个过程及9个步骤进行评价,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接生熟练度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60名学员的233例接生表现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需要10次以上的接生才能使70%的学员达到最低能力要求。会阴保护、胎头娩出、胎肩娩出和会阴缝合是接生的4个难点步骤。单因素分析显示,接生次数、观摩次数、模拟训练次数、人文关怀水平与总表现分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更多的接生次数(OR=1.43,95%CI:1.22~1.67)和观摩次数(OR=1.02,95%CI:1.00~1.04)与学员更高的总表现分相关。结论 要达到顺产接生的最低能力要求,需至少10次以上的真实接生实践。在实践机会有限的情况下,加强对4个难点步骤的培训有助于提高接生的学习效率。
  • 医学经验交流
    钱舒华, 李丽, 舒蕾, 徐曦玮, 徐春芸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4): 538-5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4.010
    目的 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产后一年的体重滞留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以改善其产后体重滞留状况。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确诊或分娩的GDM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DM产后体重情况调查问卷对产后一年的体重滞留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50名GDM产后女性,产后一年的体重滞留率为46.7%,其中高体重滞留率为25.3%。产后糖耐量复查率为36.0%,妊娠期体重增长过多(OR=2.883,95%CI:1.226~6.779)、产后存在膳食风险(OR=4.604,95%CI:1.065~19.903)与产后体重滞留显著相关。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产后一年体重滞留率较高,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妊娠期体重增长过多和产后存在膳食风险,建议从多维度重视 GDM 患者在孕期及产后的体重和健康膳食管理。
  • 医学经验交流
    董珺, 杨振, 祝炅, 朱诗敏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4): 532-5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4.009
    目的 观察八段锦联合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neck-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NTCS)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患者1∶1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八段锦联合针刺治疗,患者每日进行八段锦锻练,每周2次针刺治疗,连续8周。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每周2次,连续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得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的评分情况,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与7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VAS、NDI、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1),两组GCQ得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1);组间比较,干预组VAS、NDI、SAS、SDS、GCQ评分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结论 八段锦联合针刺治疗能提高NTCS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论著
    王荣敏, 余敏, 朱晓勇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4): 525-5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4.008
    目的 探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ertility-sparing surgery,FSS)后的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BOT)合并不孕的患者行辅助生殖助孕的结局及肿瘤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的FSS后的BOT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妊娠及肿瘤结局。结果 纳入的患者中,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占62.9%;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标准,25例Ⅰ期,2例Ⅱ期,8例Ⅲ期。12例(7例I期,5例Ⅲ期)患者辅助生殖前发生交界性肿瘤复发。35例患者FSS后平均间隔(47.3±32.6)个月首次行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共79个促排卵周期,以微刺激方案为主(41.8%),其次是自然周期(25.3%)。27例患者进行胚胎移植,移植周期数37,19例患者临床妊娠21次,临床妊娠率56.8%,累积妊娠率54.3%,活产率43.2%,累积活产率42.9%;抗米勒管激素<1.0 ng/mL的13例患者妊娠率42.9%,累积临床妊娠率23.1%。30例患者首次COS后中位随访61个月,4例(13.3%) Ⅲ期患者发生复发,无癌变发生。结论 辅助生殖技术可改善BOT合并不孕患者的妊娠结局,对肿瘤预后影响较小。
  • 论著
    卢艳, 麦合力亚克孜·吐尔孙尼亚孜, 王莉, 唐锦津, 梁哲, 王颖竹, 史慧静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4): 519-5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4.007
    目的 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韧性与网络成瘾的关联,为制定该群体网络成瘾预防和心理提升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5月对上海市嘉定区5所小学的1 618名四、五年级学生进行心理韧性和网络成瘾问卷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 618名学生中,网络成瘾检出率为8.8%(142名)。网络成瘾者心理韧性总分(t=6.215,P<0.001)及家庭支持(t=3.509,P<0.001)、目标专注(t=6.965,P<0.001)、积极认知(t=5.887,P<0.001)三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未网络成瘾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低心理韧性水平者相比,中等水平(aOR=0.395,95%CI:0.267~0.584)及高水平(aOR=0.167,95%CI:0.077~0.365)心理韧性的学生网络成瘾可能性更低;心理韧性的目标专注、积极认知和家庭支持3个分维度与学生网络成瘾也呈现相似的负相关(P<0.05)。结论 上海市嘉定区小学高年级学生网络成瘾自报率接近一成,较高心理韧性水平与小学高年级学生更低的网络成瘾可能性相关;注重心理韧性中目标专注、积极认知以及家庭支持维度的提升,可能对预防小学高年级学生网络成瘾具有重要意义。
  • 论著
    王颖, 杨晓梅, 沈凌达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4): 513-5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4.006
    目的 探讨“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社区中青年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相关危险因素的防控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12月上海市杨浦区新江湾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和诊治的231例中青年ASCVD患者,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常规传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传统组和“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互联网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干预1年时组内和组间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的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两种干预模式的防控效果。结果 231例患者中,传统组113例,互联网组11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人数、糖尿病人数、血脂异常人数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FPG、LDL-C、TG、TC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干预3个月,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FPG、LDL-C、TG、TC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互联网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传统组下降更显著(P均<0.05),而两组间FPG、LDL-C、TG、TC无统计学差异;干预1年,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FPG、LDL-C、TG、TC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互联网组各项指标较传统组下降更显著(P均<0.05)。结论 “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社区中青年患者ASCVD相关危险因素的防控效果优于传统签约模式,使患者受益更多。
  • 论著
    茹德文, 严雯娜, 刘猛, 汪玉棋, 王尔松, 颜玉峰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4): 506-5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4.005
    目的 探讨中-重度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急性期脑脊液中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SM-1)浓度变化及其与创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接受脑室型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的中-重度TBI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TBI患者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分为中度TBI组(9~12分,n=48)和重度TBI组(3~8分,n=36);根据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分为预后不良组(1~3分)和预后良好组(4~5分);根据ICP监测值分为ICP正常组(ICP≤15 mmHg)、ICP升高组(15 mmHg<ICP<25 mmHg)和ICP难治性升高组(ICP≥25 mmHg)。采集医院同期因患痔疮或泌尿系结石行腰麻手术患者的脑脊液作为对照组。采用液相蛋白悬浮芯片法检测脑脊液中ESM-1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259.42±37.07)pg/mL]相比,中-重度TBI组脑脊液ESM-1浓度[(305.08±53.3)pg/mL、(345.79±69.11) pg/mL]均显著升高(P<0.01);重度TBI组脑脊液ESM-1浓度显著高于中度TBI组(P<0.01)。脑脊液ESM-1浓度与TBI患者NICU住院天数及总住院天数呈正相关,与入院GCS评分呈负相关。同ICP正常组(n=16)相比,ICP升高组(n=43)和ICP难治性升高组(n=25)的脑脊液ESM-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且ICP难治性升高组的脑脊液ESM-1水平显著高于ICP升高组。预后不良组(n=21)患者脑脊液ESM-1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n=63,P<0.01)。脑脊液ESM-1浓度对TBI患者预后不良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17(95%CI:0.713~0.922),截断值为339.25 pg/mL,敏感度为80.95%,特异度为76.19%。结论 中-重度TBI患者伤后急性期脑脊液ESM-1水平明显升高,且可能与TBI严重程度、ICP控制难度以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脑脊液ESM-1水平有望作为判断TBI伤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论著
    常睿, 陈翔, 尹鹤峰, 朱韧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4): 500-5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4.004
    目的 构建精准、高效的单病种管理模式,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上海市肺科医院外科住院患者数据,选取单病种管理排名靠前的6种恶性肿瘤进行研究。以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未进行以单病种方案抗菌药物管理的外科患者为对照组,以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期间进行以单病种方案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的外科患者为管理组。通过制定和执行标准化的抗菌药物使用政策和指南,对各科室进行监督和效果评估。结果 共纳入对照组21 746人、管理组15 635人。在引入单病种管理模式后,各单病种非限制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从管理前的73.2%~77.0%提高至管理后的78.3%~84.4%,限制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显著降低(P<0.001)。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即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 (defined daily doses,DDDs)从管理前的113.0~159.9显著下降至36.0~44.0(P<0.001)。相对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变化不大,但个别病种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所增加,可能与更精细的用药调整有关。结论 单病种管理模式能优化抗菌药物的使用,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提升整体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性。
  • 论著
    张瑶, 吕钦谕, 黄欣欣, 汪崇泽, 严琦, 王培涓, 易正辉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4): 492-4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4.003
    目的 探讨以阴性症状为主(predominant negative symptoms,PNS)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纹状体静息态功能连接(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FC)改变及与阴性症状的关系。方法 54例PNS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1例健康对照接受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完成一般资料收集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阴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时间性愉快体验量表(Temporal Experience of Pleasure Scale,TEPS)评定。选择12个纹状体亚区为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s),分析各ROI与全脑体素的rsFC,并提取差异脑区的rsFC值与阴性症状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PNS精神分裂症患者右背尾壳核与右脑岛、左额中回(middle frontal gyrus,MFG)、右内侧和旁扣带回(median cingulate and paracingulate gyri,MCC)之间,左背尾壳核与右壳核、左脑岛、左MFG之间,右背喙壳核与双侧MFG、左脑岛、右MCC之间,左背喙壳核与右脑岛、左中央沟盖之间,右腹喙壳核与双侧壳核、左MFG、右MCC之间,左腹喙壳核与右脑岛、左壳核、双侧MFG、右MCC、左顶下缘角回之间,及左腹侧尾状核下部/伏隔核与右脑岛、左前扣带回(胼胝体上部)、双侧楔前叶之间的rsFC降低(体素水平P<0.001未校正,簇水平FWE校正,PFWE <0.05/12=0.004)。未发现PNS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健康对照rsFC增强的脑区,也未发现与SANS、TEPS量表相关的rsFC(PBonferroni >0.05)。结论 PNS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皮层-纹状体功能连接异常,主要是壳核与MFG、MCC、岛叶之间rsFC异常降低。
  • 论著
    张伟波, 李江楠, 刘彦丽, 江弋舟, 朱益, 王娜, 蔡军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4): 484-4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4.002
    目的 探索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患者共病慢性躯体疾病的流行特征,并探究共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上海市严重精神障碍社区队列,纳入社区SCZ患者5 422例,根据患者自报慢病史对12种常见慢性躯体疾病的共病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共病数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5 422例患者的慢性躯体疾病共病率为37.0%,高血压(22.6%)和糖尿病(13.1%)最普遍。年龄增长是社区SCZ患者共病慢性躯体疾病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60岁患者共病1~2种和≥3种的风险分别是<45岁患者的3.34(95%CI:2.74~4.07)倍和3.27 (95%CI:2.11~5.09)倍。女性、已婚、吸烟、长病程也是患者共病的危险因素,绝经女性的共病风险高于未绝经女性。结论 上海市社区SCZ患者共病以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常见,年龄增长、女性、已婚、吸烟、长病程是共病增加的危险因素。
  • 论著
    陈仲春, 钟农萍, 董涛, 邵正中, 赵霞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4): 475-4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4.001
    目的 探讨3D打印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羟丙基羧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HPMC)支架结构对体外气管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应用3D生物打印机通过调节SF/HPMC溶液浓度和打印参数,并结合冷冻干燥法制备6种不同孔隙率、孔径大小和表面粗糙度的3D打印SF/HPMC支架。选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AS-2B细胞,在支架上培养7天。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形态,通过活/死细胞染色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活性。结果 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的20%(质量百分数)SF/HPMC支架的孔隙率分别为70.5%±2.0%和65.5%±6.1%,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的30%(质量百分数)SF/HPMC支架的孔隙率分别为63.9%±2.1%和59.6%±2.1%。粗糙表面的20% SF/HPMC支架有两种孔径,分别为(443.9±104.1)μm和(681.1±115.1)μm。BEAS-2B细胞在粗糙表面支架上的延展更好,在高孔隙率和小孔径支架上的增殖更好。结论 3D打印SF/HPMC支架适合支气管上皮细胞生长,粗糙表面、高孔隙率和小孔径的支架结构可能有利于细胞生长。
  • 讲座
    吴敏敏, 王鑫钰, 王伟炳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3): 470-4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3.021
    摘要 (344) PDF全文 (1020) HTML (260)   可视化   收藏

    自1956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概念提出以来,医学始终是其核心应用领域之一。当前,AI技术已贯穿诊疗全流程,并延伸至药物研发、手术机器人及临床试验优化等创新场景,形成以数据治理、算法创新、场景应用为支柱的技术体系。多模态数据融合整合影像、病历、基因等异构数据,联邦学习实现跨机构隐私保护共享;深度学习在影像诊断中实现90%以上的肺结节检测灵敏度;生成式AI加速药物分子设计。核心应用覆盖四大领域:AI在乳腺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准确率超专业医师;机器人技术缩短住院时间并提高脊柱螺钉植入精度;AI缩短药物靶点的发现周期;机器学习将受试者提升筛选效率,并实现实时数据监测。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首先受到数据质量和算法偏差的制约,AI模型的“黑箱”特性和责任归属模糊是临床落地的核心障碍。本文通过分析关键技术突破和典型案例,探讨了AI在医学中的应用场景及其面临的挑战,旨在为医疗智能化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 个案报告
    孙毅, 张倩倩, 林琳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3): 466-4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3.020
    摘要 (61) PDF全文 (78) HTML (36)   可视化   收藏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neuromyelitis optic spectrum disease,NMOS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复发性视神经炎和纵向广泛横行性脊髓炎。NMOSD患者妊娠后易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分娩期并发症、NMOSD复发和致残。本文通过分析1例NMOSD患者妊娠及分娩期间病情加重、发生产后出血伴凝血功能障碍,最终抢救成功的案例,提出分娩期间积极给予类固醇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是控制病情的有效方案,同时快速补充凝血因子,及时纠正凝血功能以避免不良结局,总结了该类患者孕期保健及分娩相关风险,为管理流程的优化提供经验。

  • 个案报告
    宋伟华, 谢欣辛, 魏强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3): 461-4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3.019
    摘要 (83) PDF全文 (100) HTML (47)   可视化   收藏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继发免疫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以持续严重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征象为主要特征,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本例患者为34岁男性,有10余年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病史,入院后诊断为SLE。患者先后接受过多种免疫抑制剂治疗,包括泼尼松、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硫唑嘌呤和靶向制剂托法替布与泰它西普,均无明显疗效,血小板计数持续低于50×109/L。全程监测环孢素的血药浓度来优化环孢素的给药剂量,并监测环孢素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环孢素谷浓度维持在100~150 ng/mL,血小板计数维持在100×109/L以上,达到临床缓解,随访6个月未出现不良反应。环孢素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SLE继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安全有效,治疗药物监测有助于提高药物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 个案报告
    朱晨, 沈淳, 章梦薇, 任芸芸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3): 458-460, 4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3.018
    摘要 (52) PDF全文 (61) HTML (34)   可视化   收藏

    孕妇23岁,孕1产0。单胎妊娠34周行高危超声会诊发现胎儿舌体下部见一囊实性肿块,内部见多个分隔,肿块随着舌的吞咽运动而同步运动,与舌体分界不清,周边见条索状彩色血流,舌尖位于口腔外,考虑舌血管瘤或者淋巴管瘤。妊娠36周MRI示胎儿舌体下部见T2WI高信号肿块,考虑舌血管瘤或者畸胎瘤。新生儿出生后3天转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行囊液抽取及硬化剂注射术,术后证实为舌淋巴管瘤。本文重点介绍胎儿舌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和新生儿治疗,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舌淋巴管瘤的认识。

  • 综述
    谭月, 徐言, 朱芝玲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3): 450-4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3.017
    摘要 (137) PDF全文 (183) HTML (101)   可视化   收藏

    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OCCC)通常具有高度异型性和侵袭性化疗抵抗,预后较差,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对OCCC的生物学行为和分子特征的深入研究,发现OCCC独特的分子特征使其有可能成为个体化生物治疗的分子靶点,有望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预后。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针对复发性OCCC的驱动突变和分子特征进行探索,以期找到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OCCC分子特征和药物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 综述
    李懿皞, 郭玮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3): 446-449, 4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3.016
    摘要 (138) PDF全文 (131) HTML (96)   可视化   收藏

    线粒体是细胞代谢过程中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其基因组具有易突变、缺乏损伤修复机制等特点。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突变及拷贝数变异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多种肿瘤疾病中都存在mtDNA的突变及拷贝数变异,而针对肿瘤组织mtDNA,尤其是患者体液中游离mtDNA的检测也有可能成为提示肿瘤疾病的重要方法。本文旨在总结线粒体基因组突变及拷贝数变异与肿瘤疾病及其诊断的相关性,并对其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为肿瘤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 方法技术
    郑仰思, 林旋豪, 李帆, 肖坤胜, 陈锡丰, 刘春鹏, 姚佩秀, 王少洪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3): 437-4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3.015
    摘要 (95) PDF全文 (183) HTML (57)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离体时间和冻存时间对乳腺癌和食管癌冰冻组织样本RNA质量影响,为生物样本库建立科学规范的样本处理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6例乳腺癌患者和6例食管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其配对正常组织样本,冷冻保存于汕头市中心医院生物样本库。同时采集镜像组织制备石蜡切片进行形态学分析。根据样本离体时间分为 < 15 min组和15~30 min组,在冻存8~10个月(T1)、14~16个月(T2)、26~28个月(T3)和38~40个月(T4)4个时间点对样本进行RNA质量分析。结果: 共检测96份组织样本,RNA完整性指数(RNA integrity number,RIN)≥6的高质量样本占93.8%(90/96),乳腺癌组高质量样本占89.6%(43/48),食管癌组高质量样本占97.9%(47/48)。乳腺癌组与食管癌组样本RIN值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8.050 vs. 8.600,P=0.009)。在食管癌组样本中,RIN值与RNA产量显著负相关(P < 0.001),且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RIN值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7.550 vs. 9.000,P < 0.001),而乳腺癌组样本中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RIN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00 vs. 7.700,P=0.348)。RIN值与28S/18S显著正相关(P < 0.001),其与肿瘤细胞百分比(P=0.676)和坏死细胞百分比(P=0.055)不相关。离体时间(< 15 min和15~30 min:8.200 vs. 8.300,P=0.932)和冻存时间(T1~T4:8.400、7.700、8.450和8.600,P=0.163)均不会对组织样本RIN值产生影响。结论: 不同器官来源和不同组织类型的冰冻组织样本RNA质量存在差异性,有限的离体时间(≤30 min)和中长期冻存(38~40个月)对乳腺癌和食管癌冰冻组织样本RNA质量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 方法技术
    张远, 邓守言, 许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3): 429-4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3.014
    摘要 (87) PDF全文 (179) HTML (62)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不同的细胞消化方式对靶向CD3L1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代号:5H)结合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 使用胰蛋白酶溶液或胶原酶与中性蛋白酶混合液,在室温和37 ℃两种消化温度下对不同贴壁肿瘤细胞系进行离解、传代和收集。随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比较不同消化条件下肿瘤细胞与5H抗体的结合差异。结果: 使用胰蛋白酶溶液在室温离解和传代的细胞仅表现出与5H抗体的微弱结合,而相同的细胞系用胶原酶与中性蛋白酶混合液在室温消化后,则显示出与5H抗体的明显结合,两组之间抗体结合信号及抗体染色阳性细胞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胶原酶与中性蛋白酶混合液处理的细胞与抗体的结合信号呈现出抗体浓度依赖性,可用于受体占位分析。相比室温,37 ℃的条件下消化后略微削弱了靶细胞与5H抗体的结合,但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蛋白酶溶液消化方式显著削弱了抗CD3L1抗体与肿瘤细胞的结合,而胶原酶与中性蛋白酶混合液的消化方式能有效保护该结合。在选择适宜的消化酶处理细胞的前提下,消化温度的影响相对次要。在研究抗体药物与细胞表面抗原相互作用时,应采用合理且经过优化的细胞消化方案。

  • 医学经验交流
    夏世宏, 马雪丽, 沈国锋, 姜丽静, 刘康溢, 唐唯一, 倪金迪, 李响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3): 424-428, 4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3.013
    摘要 (55) PDF全文 (46) HTML (25)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非心脏手术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损伤(myocardial injury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MINS)的临床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手术后患者478例,按术后7天内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分为MINS组(n=302)与正常组(n=176),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特征的差异性,筛选出围手术期发生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以30天死亡为临床终点,分析MINS组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MINS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冠心病、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均较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INS组急诊手术占比、合并感染、围手术期低血压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肾脏病、急诊手术、合并感染、术中术后低血压是MINS的危险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围手术期低血压是MINS患者30天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MINS与患者的基础疾病、手术时机、围手术期低血压状态等密切相关,特别是围手术期低血压影响最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