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复旦学报(医学版)》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2025年, 第52卷, 第05期 刊出日期:2025-09-30
  

  • 全选
    |
    论著
  • 万秋萍, 崔欣, 杨晓明, 钱耐思, 晋珊, 褚晓婷, 王春芳, 虞慧婷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5): 617-6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5.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受孕夫妇与自然受孕夫妇在人口学特征、生殖健康状况及妊娠期间相关疾病分布的差异,分析ART治疗对单胎和双多胎妊娠早产(preterm birth,PTB)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20年上海市静安区母婴队列数据,根据受孕方式分为ART组和自然受孕组。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夫妇基线特征及疾病分布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ART治疗与PTB的关联。中介模型评估双多胎妊娠在ART与PTB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结果 共纳入产妇117 717 例,其中ART组6 265 例,自然受孕组111 452例。与自然受孕组相比,ART组夫妇年龄显著偏高,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更高。ART组产妇妊娠期间糖尿病、妊娠期间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分别为13.76%和9.99%,显著高于自然受孕组的7.88%和4.75%(P均<0.001)。ART组妊娠总体早产率为14.81%,高于自然受孕组的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ART组单胎妊娠早产率高于自然受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0% vs. 4.83%,P<0.001),而ART组双多胎妊娠的早产率低于自然受孕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53.97% vs. 60.42%,P<0.05)。中介分析显示,ART对PTB的效应中97.99%通过双多胎妊娠中介,ART通过双多胎妊娠使PTB风险升高约3.44倍。结论 ART受孕产妇总体早产率高于自然受孕产妇,但ART并未增加单胎和双多胎的PTB风险,双多胎妊娠是ART妊娠导致PTB的关键中介因素。与自然受孕组相比,ART受孕组产妇更高龄,且妊娠期间患糖尿病和高血压及早产率的风险显著增加。
  • 吴思仪, 钱辰雨, 赵语辰, 郭文杰, 朱维云, 郑频频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5): 629-6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5.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MPOWER控烟政策在中国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的实施情况,以及控烟政策感知对个体吸烟行为与戒烟意愿的影响,促进控烟政策实施公平性和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方法 利用中国成人烟草调查原始数据建立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个体感知的MPOWER实施情况在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差异及其对吸烟行为与戒烟意愿的影响。结果 在保护公众免受烟草烟雾(P)方面,当地经济水平、城乡差异与全面禁烟规定的感知相关;在提供戒烟帮助(O)方面,所在地烟草营业收入、个体年龄与获得医师戒烟建议相关;在警示烟草危害(W)方面,当地经济水平、地理位置、城乡差异与健康警示可见性相关;针对禁止烟草广告、赞助和促销(E),地理位置与烟草广告数量相关,所在地烟草业营业收入与能否见到卷烟促销活动相关;针对烟草税问题(R),与烟草可负担性显著相关的变量为个体学历、年龄。感知到全面禁烟规定的受试者吸烟可能性更小(OR=0.69, 95%CI:0.59~0.81), 而感知到烟草促销行为的受试者更可能成为吸烟者(OR=2.51, 95%CI:2.00~3.17)。此外,感知到全面禁烟规定和烟草警示信息的吸烟者具有更高的戒烟意愿(OR=1.70, 95%CI:1.25~2.31; OR=2.09, 95%CI:1.48~3.01)。结论 经济弱势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低收入、农村居民及老年人)对我国控烟政策实施的感知相对较低,对控烟政策的感知可影响其吸烟行为与戒烟意愿。未来应加强这类人群的控烟立法与政策执行力度,提高控烟政策公平性。
  • 徐婷, 钱宇, 朱芝玲, 王韵, 赵明智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5): 639-6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5.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全子宫切除术后再次接受阴道壁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探讨残端阴道病变诊断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因残端阴道病变 [包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癌]行阴道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残端阴道切除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分为阴道HSIL组及阴道癌(vaginal cancer,VC)组,对其临床特征进行组间差异分析,并评估各项指标对阴道癌诊断的辅助价值。在VC组内,将阴道镜活检病理为HSIL但残端阴道切除术后病理升级为浸润癌的患者归为高级别病变-浸润癌组(HSIL-Cancer组,HC组)。对HSIL组和HC组进行组间差异分析,评估各项指标对病理升级的预测价值。结果 HSIL组和VC组患者年龄、既往子宫切除病因、出现临床症状比例、查体异常比例、影像学表现异常比例、乳头状病变占比、阴道顶病变占比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育情况、既往子宫切除术式及HPV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查体异常及影像学表现异常辅助诊断效果更好(AUC值均>0.7)。HC组阴道顶病变占比大于HSIL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既往因宫颈癌行子宫切除术、存在临床症状、查体异常、影像学表现异常及阴道顶端病变是残端阴道癌诊断的重要影响因素。阴道镜检查是主要诊断方法,当存在上述高危因素时,即使阴道镜活检病理提示HSIL,仍需考虑行阴道切除术以排除浸润癌。
  • 何梦如, 徐晓莉, 赵根明, 刘星, 许慧琳, 何丹丹, 成玉萍, 姜永根, 彭谦, 施建华, 刘小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5): 647-656,6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5.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成年居民生活方式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 数据源于上海市郊区成人队列及生物样本库。以上海4个辖区(松江、嘉定、闵行和徐汇)2016—2019年招募的42 096名未发生T2D的成年居民为研究对象,随访截至2023年2月28日。采用结构化问卷调查获取吸烟、饮酒、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体力活动和膳食6种生活方式信息,每种未达健康标准则赋值1分,累计即为不健康生活方式得分(unhealthy lifestyle scores,UHLS),分值范围为0~6分。经医疗信息化系统获取确诊的新发T2D事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及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UHLS与T2D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 成年居民中存在4~6种不健康生活方式者占比28.1%,累计随访218 513.4人年,新发T2D病例总计1 752名。在单个不健康生活方式分析中,成年居民WC异常(HR=1.5,95%CI:1.4~1.7)和BMI异常(HR=1.3,95%CI:1.2~1.5)与T2D发病风险升高有关。与UHLS为0~1分的人群相比,3分和4~6分人群T2D发病风险分别为1.3(95%CI:1.1~1.6)和1.5(95%CI:1.2~1.8);每增加1种不健康生活方式,T2D发病风险升高10%(HR=1.1,95%CI:1.1~1.2)。结论 成年居民的T2D发病风险随着不健康生活方式数量增加而增加。成年居民中存在WC异常或BMI异常,或累积存在3种及以上不健康生活方式时,可能增加T2D发病风险。
  • 张利利, 贾一丹, 苗雪晴, 尹晓峰, 史慧静, 胡燕琪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5): 657-6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5.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课外体育运动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探索合适的运动建议以改善睡眠质量。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24年4—6月选取上海市闵行区3所公立幼儿园1 430名在读幼儿,由家长填写基本课外体育运动信息并完成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CSHQ)进行调查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混合线性随机截距模型分析课外体育运动与睡眠质量的相关关系。结果 共发放电子问卷1 430份,回收1 384份(回收率96.78%),有效问卷1 366份(有效率95.52%)。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19±0.87)岁,男女比例为1.07∶1,睡眠质量不良的发生率为80.60%(以CSHQ总分>41分为睡眠质量不良)。单因素方差分析提示不同体育运动时长的儿童在睡眠持续时间、夜醒、入睡潜伏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混合线性随机截距模型校正了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主要照养者、父母学历及父母职业后,发现每周课外体育运动时长≥180 min对睡眠持续时间评分(β=-0.50,z=-4.52,95%CI: -0.72,-0.28,P<0.001)、夜醒评分(β=-0.16,z=-2.34,95%CI: -0.29,-0.02,P=0.020)、入睡潜伏期评分(β=-0.14,z=-2.35,95%CI: -0.26,-0.02,P=0.019)的预测作用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海市闵行区学龄前儿童课外体育运动与睡眠质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学龄前儿童每周课外体育运动时长≥180 min与维持睡眠持续时间、减少夜醒、缩短入睡潜伏期呈显著正相关。家长及社会对学龄前儿童课外体育运动习惯及运动时长应予以重视,以改善儿童睡眠质量。
  • 卢遥, 陈潇, 张玉侠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5): 664-6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5.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自由文本评论,识别其在医疗过程中的关注点和情感倾向,洞察患者视角下医疗服务价值的关键要素。方法 在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嵌入可自由文本评论的开放式问题,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7月因心血管疾病住院的患者对医疗服务的真实评价,形成患者观点的大型文本库。采用有监督机器学习算法和BERT模型,对文本库进行主题建模和情感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负性评论主题与患者满意度、忠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收集4 693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自由文本评论,评论对象数量最多的是护士(25.1%),其次是医师(14.9%)。情感分析结果显示,3 592人(76.5%)发表正性评论,977人(20.8%)发表负性评论,102人(2.2%)发表混合评论,22人(0.5%)发表中性评论。主题分析结果显示,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常提到的5个主题分别是人文关怀(14.4%)、信息教育沟通(9.0%)、专业技术水平(6.6%)、膳食(6.2%)和诊疗有效性(4.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文关怀、信息教育和沟通、应答需求等维度负面评价的出现与患者满意度、忠诚度的降低显著相关。结论 人际交互维度与功能性维度在患者医疗服务价值感知中呈现出双元重要性,人际交互维度往往会成为患者审视医疗服务价值和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 武盼, 余琼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5): 672-6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5.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压力控制通气(pressure-controlled ventilation,PCV)模式和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ressure-controlled ventilation-volume guaranteed,PCV-VG)模式对腹腔镜减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氧合和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行减重手术的肥胖患者共114例(其中4例脱落),随机分为PCV-VG组(n=56)和PCV组(n=54)。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肺部力学和动脉血气结果,同时记录术后拔管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和异常影像学改变(abnormal radiographic changes,ARCs)的发生率。结果 术中气腹期间,PCV-VG组的肺动态顺应性(dynamic compliance,Cdyn)显著低于PCV组(T2P=0.022;T3P=0.039)。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氧合指数和呼吸峰值压力(respiratory peak pressure,Ppeak)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6例患者(78.2%)术后第1天出现ARCs,10例患者(9.1%)发展为PPCs。两组患者拔管时间、ARCs和PPC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调整后,麻醉持续时间和麻醉诱导前的氧合指数与拔管时间显著相关。麻醉持续时间超过2 h是术后ARCs的风险因素。结论 与PCV-VG模式相比,PCV模式在术中气腹期间为腹腔镜减重手术患者提供了更好的Cdyn。
  • 徐丽华, 郭琳, 龚一谦, 丁焱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5): 679-6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5.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孕妇及医务人员双重视角下低风险足月初产妇入院分娩时机过早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为改善低风险足月初产妇过早入院分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医务人员11名及孕妇13名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从孕妇视角分析原因包括个人因素:分娩相关认知、临产宫缩疼痛的感知差异化;环境因素:网络信息繁杂,临产信息真伪难以甄别、家庭成员焦虑情绪的传递、医疗资源获取的便捷性、缺乏明确医疗建议的困扰、辅助设备资源有限。从医务人员视角分析原因包括孕妇因素:对分娩的焦虑及对分娩疼痛未知的恐惧;医务人员因素:医疗实践的差异、宣教内容信息量大及针对性不足;客观因素:孕妇难以用客观标准判别临产、获得医疗资源的便捷性。结论 低风险足月初产妇入院分娩时机过早与孕妇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医务人员因素和客观因素有关。应统一分娩时机标准,规范产前健康教育,发展院外辅助系统,协助孕妇选择合理的入院分娩时机。
  • 解玉阳, 冯栋晴, 陈胜玉, 吴博, 陈颖峰, 付朝伟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5): 686-6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5.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浙江省德清县老年人群免费流感疫苗的接种情况和接种意愿,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人口数据和德清县电子医疗系统相关数据,计算2018—2022年实施免费流感疫苗接种政策后的流感疫苗覆盖情况,并按比例分层随机抽取德清县6个街道/乡镇60岁及以上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利用问卷调查居民2020—2022年流感疫苗接种行为和2023年流感季的接种意愿。通过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接种行为和后续接种意愿的因素。结果 2018—2022年德清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平均每年接种流感疫苗5.62万剂次,5年平均流感疫苗覆盖率为46.16%。729名抽样对象的调查结果显示,2020—2022年德清县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由69.3%上升至75.3%,81.9%的老年人对后续流感疫苗接种持积极意愿。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业户籍(OR=3.05,95%CI:1.82~8.99)、文化程度更低(OR=2.82,95%CI:1.15~6.93)、知晓免费疫苗政策(OR=4.65,95%CI:1.82~11.91)和感知到疫苗有效性(OR=6.61,95%CI:3.20~13.61)居民接种次数更多。家庭年收入<15万(OR=1.65,95%CI:1.04~2.60)、知晓疫苗免费政策(OR=3.07,95%CI:1.84~5.12)、感知到疫苗有效性(OR=4.39,95%CI:2.77~6.96)、感知到疫苗安全性(OR=1.57,95%CI:1.01~2.43)的居民接种意愿更积极。居民选择不接种流感疫苗最主要的原因为担心疫苗的不良反应(37.9%)、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好无需接种(30.3%)、流感疫苗效果较差(21.2%);选择接种的最主要原因为保护自身(89.1%)、免费接种(65.5%)和保护家人(60.6%)。结论 浙江省德清县老年人群免费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和后续接种意愿较高,但距离WHO推荐值仍有差距。相关部门应加强流感疫苗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免费疫苗接种政策,以提高接种率和下一季度接种意愿率。
  • 医学经验交流
  • 岳亚琳, 朱静, 王宜生, 李晶, 王韵, 曹琦, 朱芝玲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5): 694-7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5.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针刺联合间歇性导尿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且术后发生尿潴留并予针刺联合间歇性导尿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残余尿量、针灸治疗时间、泌尿道感染情况,对针刺联合间歇性导尿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治疗时间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手术方式、治疗前保留尿管的时间、治疗前残余尿量、有无术后放疗、有无术后化疗、治疗前是否存在泌尿道感染和是否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等情况的关系,从而分析影响治疗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56例患者,治疗后残余尿量<100 mL 132例、100~200 mL 7例、>200 mL 15例,治疗后排尿仍然非常困难者2例,总有效率89.1%,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治疗时间2~17天,平均治疗时间为6.2天。治疗时间与术前尿管留置时长、残余尿量及术后放疗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针刺联合间歇性导尿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具有较好的疗效,治疗时间较短,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术后尿潴留治疗的选择。
  • 徐庆, 李云飞, 陈曦, 迮侃, 唐烨, 张亚南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5): 701-707,7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5.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真实世界数据整理和归纳顾乃芳治疗皮肤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上海市中医医院门诊病历系统中顾乃芳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处方,建立数据库。对病种、性能和功效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SPSS Modeler 18.0和SPSS 26.0软件分别进行关联规则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5 020例患者,收录5 020首处方,涉及中药241味,使用总频数85 758次。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祛风湿药使用频数较多;药物大多偏寒温,主要归心、肺、大肠经。使用频数排名前15位的中药依次为土茯苓、牡丹皮、赤芍、地黄、黄芩、徐长卿、五味子、紫花地丁、乌梅、鹿衔草、白花蛇舌草、金银花、蝉蜕、僵蚕、丹参。关联规则分析获得15个高频的2味中药和3味中药组合。聚类分析得到7个聚类处方。结论 顾乃芳治疗皮肤病以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祛风湿药使用频数较多,其中土茯苓、牡丹皮、赤芍、地黄、黄芩为使用频数最多的药物。
  • 方法技术
  • 秦嘉倩, 曹蕾, 彭颖斐, 陈方俊, 潘柏申, 王蓓丽, 郭玮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5): 708-7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5.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血浆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o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检测方法,并评估基于该法的GABA检测结果用于辅助诊断睡眠障碍的价值。方法 使用UPLC XevoTQs 液质联用仪检测GABA,并进行预验证和性能验证,建立健康人群的参考范围。比较表观健康人群和睡眠障碍患者血浆中GABA含量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以氘代化合物作为同位素内标,采用Amide色谱柱进行分离。流动相为0.050%甲酸水溶液和含0.175%甲酸和5 mmol/L乙酸铵的90%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5 ℃。LC-MS/MS检测GABA的线性范围为0.05~10.00 μmol/L,定量下限为0.02 μmol/L,批内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3.00%,批间CV<4.00%,回收率为101.06%~109.02%。将300例健康人按年龄把GABA参考范围分为3组:18~34岁为0.08~0.15 μmol/L,35~49岁为0.10~0.20 μmol/L,≥50岁为0.12~0.23 μmol/L。以血浆GABA为标志物辅助诊断睡眠障碍,检测221例患者和300例健康人,结果显示18~34岁、35~49岁和≥50岁组的AUC分别为0.510(P=0.850)、0.686(P=0.002)和0.890(P<0.001),GABA的最佳截断值(cut-off)分别为0.09、0.10和0.11 μmol/L。结论 所建立的LC-MS/MS方法检测GABA的结果可靠,能够灵敏、准确地检测血浆GABA水平,可用于辅助诊断睡眠障碍。
  • 综述
  • 邓云天, 顾远, 孙益红, 王洪山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5): 717-7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5.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胃癌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重要组成部分。糖代谢重编程过程广泛影响TAMs的极化及免疫功能,进而调控胃癌的发生与进展。本文系统总结了TAMs极化过程中的糖代谢重编程,并从信号调控、转录因子及表观遗传修饰等方面综述糖代谢重编程在胃癌相关TAMs中的作用,旨在进一步了解TAMs在胃癌进程中的角色,为优化胃癌的免疫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 赵纪曈, 冯美琪, 张晓燕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5): 724-7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5.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是由肿瘤内各种类型的细胞、肿瘤血管、分泌因子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组成的肿瘤赖以生存的土壤。肿瘤旺盛的代谢需求引发的独有调控机制在其发生发展、转移侵袭和治疗抵抗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入了解TME中肿瘤与免疫细胞间的代谢转换及相互作用,有助于研发精准靶向TME代谢的治疗技术,推动联合治疗策略的制定,并提升现有免疫疗法的临床反应率。本文对TME的构成、代谢特征及调控机制进行综述,总结了针对TME生理特性的免疫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基于靶向TME的精准免疫治疗策略,以期增强免疫治疗药物响应和浸润程度。
  • 刘峰, 余秀琴, 沈望, 唐冰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5): 733-7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5.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股静脉作为下肢的主要静脉干,是临床上常用的中心静脉穿刺置管途径之一。传统教科书缺乏对股静脉不同类型的解剖变异的总结,导致操作者的穿刺难度增加。超声引导为穿刺置管提供了可视化条件,但仍存在穿刺置管失败和各种并发症。操作者往往根据个人习惯使用超声设备,可能无法完全发挥出该技术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股静脉的解剖变异类型及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穿刺置管的研究进展,可为医疗人员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短篇报道
  • 陈鲍辉, 尹欣, 徐柯, 张惜文, 高峰, 王娜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5): 737-7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5.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有效开展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健康教育和疾病防控工作,采用二阶段抽样方法对上海市嘉定区40岁及以上居民开展慢阻肺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共纳入4个片区的常住居民1 783位,回收有效问卷1 666份。发现居民对慢阻肺名称、肺功能检查和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15.9%、11.9%和17.2%;对慢阻肺主要症状中的咳痰知晓率最低(65.2%),气短和呼吸困难知晓率最高(78.4%);危险因素中,对儿童时期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危险因素的知晓率最低(67.3%),吸烟是慢阻肺危险因素的知晓率最高(86.8%)。多重响应分析显示,慢阻肺相关知识知晓途径中,手机和电脑的占比最高(6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低、月收入低、从事生产制造业、从不锻炼或锻炼次数较少、不使用室内空气改善措施、公共场合不佩戴口罩及未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与较低的慢阻肺知晓率相关。社区应提升健康科普宣传方式和能力,并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宣教。
  • 丁美芹, 杨振, 唐建国, 刘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5): 743-7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5.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探析老年脑卒中偏瘫(stroke hemiplegia,SH)患者护理中实施个性化叙事干预的价值。选取68例老年S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个性化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认知状态功能评估-简短筛查(Functional Evaluation of Cognitive State-Short Screening,FECS-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效果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个性化叙事护理用于SH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同时提升康复效果。
  • 个案报告
  • 丁佰娟, 张立伟, 魏艳秋, 崔秀娟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5): 747-7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5.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子宫附腔畸形(accessory cavitated uterine malformation,ACUM)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米勒管畸形,主要临床表现为初潮以后不久出现经期下腹痛,并进行性加重,也可表现为慢性周期性下腹痛或异常子宫出血。由于其罕见性,容易造成疾病误诊或延迟诊断。本文报道1例年轻ACUM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罕见生殖道畸形的认识。
  • 李悦, 臧淑妃, 吴跃跃, 查兵兵, 施国伟, 章俊, 刘军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5): 752-7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5.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但漏诊率较高。PA会引起心脑血管、肾脏、代谢以及骨骼等多个系统的并发症。克氏综合征(Klinefelter syndrome,KS)患者中代谢紊乱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可能进一步加剧心血管及内分泌系统的负担。本文报道了1例以难治性高血压合并肾上腺意外瘤就诊的患者,最终确诊为左侧肾上腺醛固酮瘤合并KS。本文通过详细描述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诊疗过程以及术后组织病理学特征,旨在加深对PA和KS及其潜在联系的认识,以期为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提供参考。
  • 李江浩, 王子璇, 陈雪林, 刘祥璐, 丁建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5): 759-7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5.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告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1例在工作时不慎被射钉枪射出的枪钉打伤眼部、穿入颅内的重症颅脑穿通伤患者的临床、影像及诊治过程。患者因被枪钉打伤后1 h伴昏迷入院,入院后经急诊手术完整取出异物,清除部分血肿;术后经历了脑水肿高峰、颅高压、颅内感染、脑脊液漏、颅内假性动脉瘤等高风险并发症;最终患者恢复意识,转至康复治疗。
  • 讲座
  • 吴敏敏, 王伟炳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5): 765-7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5.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电子健康记录(electronic health record,EHR)在医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其多源异构性日益成为影响病例对照研究效度的关键问题。不同医疗系统在数据来源、格式、编码标准及人群覆盖方面的差异,易引发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及不朽时间偏倚,从而削弱因果推断的可靠性。本文系统剖析了EHR异构性的来源与特征,包括数据结构差异、编码不一致及人群异质性,探讨其在各类偏倚中的作用机制,结合实证案例揭示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随后整合数据标准化、多重插补、样本加权、倾向性评分匹配(特别是高维倾向性评分hd-PSM)、工具变量分析及DAG辅助调整等技术,构建了偏倚控制与验证的系统性框架。将标准化的数据处理流程、严谨的研究设计、先进的分析性控制策略与客观的效果验证方法融为一体的综合框架,对于从EHR数据中获得稳健可信的科学结论至关重要。
  • 人文医学
  • 郝春红, 叶琦, 应峻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5, 52(05): 771-7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25.05.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胡懋廉(1899—1971),字洁民,天津人。医学教育家,国家一级教授,中国现代耳鼻喉科学奠基人之一。1921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1931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耳鼻喉科深造并获得博士学位。历任上海公济医院院长、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首任院长、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曾当选为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至第五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他从事医疗和教育工作近50年,为我国耳鼻喉科学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