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采用多维蛋白质组学对孤儿受体NR2F2 (chicken ovalbumin upstream promoter transcription factorⅡ)进行系统生物学的功能探索。方法 在肺癌细胞系A549中构建NR2F2过表达的稳定株,通过转录因子快速鉴定模型(catTFREontips, TOT)、RNA-seq和全蛋白质谱(protein profiling-MS)等方法寻找NR2F2调控的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 TFs)及其下游靶基因(target genes, TGs),通过对这些TFs和TGs的GO/KEGG功能分析,研究NR2F2的功能。通过实时定量PCR (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 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上述NR2F2下游靶基因。结果 多维蛋白质组学数据的整合分析表明,NR2F2能够上调免疫调控相关的转录因子活性,同时下调TGF-β信号通路相关转录因子如SMAD2/3/4/5,以及细胞周期相关转录因子的转录活性。对全蛋白质谱和RNA-seq数据的功能聚类分析表明,NR2F2能够促进NF-κB等免疫相关通路的上调,抑制细胞周期信号通路;细胞周期相关的蛋白质CCND3 (cyclinD3)、CCNA (cyclinA)、CDKN1A (P21)和TP53均受到显著的负调控。结论 NR2F2对免疫信号通路和细胞周期信号通路起一定的调控作用;采用多维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相结合的手段能够快速明确探索一个功能不清晰的分子。
目的 基于CellSearch平台,回顾性分析肝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肺癌、前列腺癌7类肿瘤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数量及形态特征,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2014年12月至2016年4月7类肿瘤患者共481例CTC检测结果,有CTC检出者回顾原始荧光检测图像,随访时间更新至2018年4月。比较7类肿瘤患者术前、术后CTC数量变化及形态特征。分析肝癌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CTC形态变化及其临床价值。结果 术前组CTC检出率为53%~100%,术后组为0~37%,7类肿瘤术后组均有显著下降,其中乳腺癌和胃癌下降最为显著(χ2=9.12, P=0.003; χ2=5.76, P=0.016)。不同肿瘤CTC形态存在较大异质性,以肝癌和肺癌为甚。肝癌患者连续监测结果显示,不同治疗阶段的CTC数量及形态均有变化且与临床预后相关。结论 7类肿瘤术后组CTC7.5检出率显著低于术前组。在肝癌治疗监测过程中,CTC形态变化对于治疗反应及临床预后可能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目的 探究载脂蛋白A5 (apolipoprotein A5, ApoA5)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 AMSC)成脂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获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皮下脂肪组织,分离人AMSC,经成脂诱导剂诱导分化,以600、1 200 ng/mL ApoA5干预细胞,作为实验组;不加ApoA5干预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定期收获细胞,观察ApoA5对细胞内脂滴油红O吸光度、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含量和成脂标志物mRNA水平的影响。收获干预至14天的细胞,通过荧光抗体标记,利用激光共聚焦实验观察ApoA5与细胞死亡的DFF45样效应因子C (cell death-inducing DNA fragmentation factor 45-like effector C, CIDEC)是否存在共定位现象。定期收获细胞,分别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观察ApoA5对CIDEC、C/EBPβ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影响。结果 在同一促分化时间段内,ApoA5干预的细胞油红O吸光度、TG含量及aP2、FAS等成脂分化标志物mRNA表达水平下降。经过激光共聚焦分析发现,在AMSC成脂分化过程中,ApoA5与CIDEC存在共定位现象。在同一促分化时间段内,ApoA5可明显下调细胞内CIDEC、C/EBPβ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结论在成脂分化过程中ApoA5与CIDEC共存,ApoA5通过下调CIDEC可抑制AMSCs成脂分化。
目的 探讨小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中转录激活因子5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5, ATF5)促进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 TRAIL)的表达及其对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物的保护作用。方法 半定量RT-PCR检测HSCs中ATF5 mRNA、TRAIL 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HSCs表面TRAIL蛋白质水平。慢病毒(LV-ATF5-RNAi)感染HSCs,针对ATF-5基因进行RNA干扰,半定量RT-PCR检测慢病毒感染的HSCs中ATF5 mRNA及TRAIL mRNA水平。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MLR)观察HSCs和慢病毒感染的HSCs对T细胞的增殖反应。分别将单纯胰岛、胰岛联合HSCs、胰岛联合慢病毒感染的HSCs移植到小鼠的肾包膜下,比较移植胰岛的存活时间。 结果 γ-干扰素(interferon-γ, IFN-γ)上调HSCs中ATF5 mRNA和TRAIL mRNA水平(P<0.01),IFN-γ亦可上调HSCs表面TRAIL蛋白质水平。慢病毒(LV-ATF5-RNAi)感染HSCs后,HSCs中ATF5 mRNA水平明显下降(P<0.01),TRAIL mRNA水平亦下降(P<0.05)。IFN-γ作用于感染慢病毒的HSCs后,HSCs中ATF5 mRNA和TRAIL mRNA水平亦增加(P<0.01),但明显低于未被慢病毒感染的HSCs(P<0.01)。HSCs可明显抑制T细胞增殖反应(P<0.01),慢病毒感染的HSCs亦能抑制T细胞增殖反应(P<0.05),但抑制作用明显低于未被慢病毒感染的HSCs(P<0.01)。单纯胰岛移植组(A组)移植胰岛中位存活时间为11天;胰岛联合HSCs移植组(B组)移植胰岛中位存活时间为88天,B组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1);胰岛联合慢病毒感染的HSCs移植组(C组)移植胰岛中位存活时间为18天,C组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长于A组(P<0.01),但明显短于B组(P<0.01)。结论 小鼠HSCs中ATF5可促进TRAIL基因表达,表达TRAIL的HSCs可以抑制T细胞的增殖反应,此HSCs与胰岛细胞联合移植,明显延长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
目的 探讨行胰腺导管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L1)表达情况与胰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68例行胰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PD-L1表达阳性组和PD-L1表达阴性组。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PD-L1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6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2岁,PD-L1阳性51人,阴性17人。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PD-L1阳性组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阴性组(P<0.05),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术后生存时间相关。对PD-L1阳性、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PD-L1阳性、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均为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PD-L1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关系密切,可作为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目的 对伴有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SAA)升高的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 TA)患者的临床特征、免疫炎症状态和疾病活动性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TA患者80例,比较SAA升高组和正常组患者一般资料、病情活动、炎症指标、细胞因子及用药情况差异,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和Spearman's相关系数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SAA正常组相比,SAA升高组有更多患者Kerr评分≥2(86.44% vs.61.9%, P=0.036),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47.84±34.60) mg/L vs. (18.86±15.87) mg/L, P<0.001]、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17.42(5.20~36.90)mg/L vs.1.80(0.75~4.05)mg/L, P<0.001]、血小板数[(295.00±95.60)×109/L vs.(240.85±75.78)×109/L,P=0.025]、血清球蛋白水平[(29.05±6.49)g/L vs. (24.98±4.33)g/L, P=0.002]、IgG[(13.37±4.52)g/L vs.(11.63±2.63)g/L, P=0.048]、补体C3[(1.26±0.26) g/L vs. (1.03±0.20) g/L,P=0.002]、C4[0.25(0.21~0.29)g/L vs. 0.20(0.14~0.23)g/L,P=0.008]及IL-6水平[(10.64±8.93) pg/mL vs. (3.88±2.72) pg/mL, P=0.001]显著高于SAA正常组。结论 SAA升高的TA患者炎症指标和疾病活动性更高,SAA检测有助于了解炎症和疾病状况。
目的 观察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外科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对122例肺功能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围手术期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气道用药、术后肺部不良事件发生等资料进行收集与统计;并比较不同气道用药及不同程度肺通气功能障碍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回归分析结果得出,气道用药与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b=-0.807, P<0.001)和住院天数(b=-1.906, P=0.003)呈显著负相关,气道用药中术前、术后均用药相对于术前、术后均不用药,肺部不良事件发生显著下降(P=0.013)。而在不同程度的肺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中,4个研究终点(不良事件发生、住院天数、ICU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40、0.755、0.360、0.320),其中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气道用药更多。另外,不同的手术类型4个研究终点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气道用药是影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手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即使术前肺功能表现为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加强气道管理仍然能安全度过手术。
目的 依托于华山医院-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闵行社区医疗联合体信息服务平台(华山-五院-闵行社区医联体, H5M),计划初步建立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全流程新型管理模式,为脑卒中单病种质量管理提供经验与方法。方法 由H5M平台提供原始的医疗数据、患者健康档案、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等,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以安全可靠的混合云为基础的单病种脑卒中新型智慧医联体平台。结果 绘制出脑卒中患者全流程管理模式图;建立了智慧化社区卒中早期筛查、多学科远程会诊、智慧化随访评估、临床教学同步的华山-五院-社区分级诊疗体系;实现了资源三级共享、为科研提供可靠完善的数据库。结论 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持,初步构建出了满足多学科医教研一体化需求、满足以患者和医护为中心的、安全可靠的、基于互联网脑卒中智慧医联体平台的新型区域性脑卒中患者全流程管理模式。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定量指标,初步探讨斑块环境压力对CEUS定量参数的影响。方法 急性缺血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 stroke, LAAS)患者62例入组脑梗组。选取同期住院且年龄、性别匹配,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史的动脉硬化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选取颈动脉优势斑块行CEUS,脱机定量分析获取斑块强度均值(the mean of time-intensity curve,TIC-M)、拟合曲线峰值(fitting curve-peak, FC-P)和拟合曲线下面积(fitting curver-area under the curve, FC-AUC)。采用超声射频技术动脉僵硬度分析软件(quality arterial stiffness, QAS)获取斑块局部收缩压(local pressure-systolic,Loc Psys)和局部舒张压(local pressure-diastolic, Loc Pdia)。参数与斑块局部压力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脑梗组与对照组相比,Loc Psys和Loc Pdi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脑梗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造影参数TIC-M、PC-P和FC-AUC均大于对照组(P<0.05)。TIC-M与Loc Psys和Loc Pdia呈负相关(r=-0.470和-0.682,P均<0.05)。FC-P与Loc Psys和Loc Pdia呈负相关(r=-0.480和-0.691, P均<0.05)。FC-AUC与Loc Pdia呈负相关(r=0.493, P<0.05)。结论 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CEUS定量指标与斑块周围压力密切相关,CEUS评估易损斑块应考虑其周围压力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上海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 MMT)门诊服药对象毒品使用情况,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在上海市14个MMT门诊选取1 960名符合条件的服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药物滥用行为、维持治疗情况等相关信息,并开展五合一尿液毒品[吗啡、甲基苯丙胺(冰毒)、大麻、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摇头丸)、氯胺酮(K粉)]检测。结果 1 960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49.3±8.7)岁,平均吸食毒品(19.0±6.0)年,23.3%既往吸食过新型毒品,7.1%过去1个月有报告发生过吸毒行为。尿液检测结果:吗啡阳性率9.1%,冰毒阳性率3.7%,K粉阳性率0.1%,摇头丸阳性率0.3%,大麻阳性率0.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拒绝使用朋友提供的新型毒品的对象其吗啡滥用(OR=0.23, 95%CI: 0.14~0.39)与新型毒品滥用(OR=0.08, 95%CI: 0.05~0.15)风险均较低;与吸毒朋友没有交往(OR=0.59, 95%CI: 0.40~0.87)、治疗期间未发生脱失(OR=0.44,95%CI:0.30~0.64)的MMT服药对象吗啡滥用的风险较低;家庭关系一般较关系良好(OR=2.40, 95%CI: 1.17~4.92)、每天服药剂量40~59 mL较0~39 mL的(OR=1.96, 95%CI: 1.05~3.65)服药对象滥用吗啡风险增加;与参加MMT治疗3年以下的服药对象相比,参加MMT 4~6年的服药对象滥用吗啡风险(OR=0.51, 95%CI: 0.31~0.82)与滥用新型毒品风险(OR=0.41, 95%CI: 0.17~0.97)均较低。 结论 MMT门诊服药人员中存在滥用吗啡和其他新型毒品的现象,与吸毒朋友交往情况、家人关系、脱失及维持治疗时间有关联。应针对关键影响因素,对MMT服药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减少毒品滥用的发生。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 FGFR1)与Klotho蛋白在慢性肾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SHPT)患者甲状旁腺细胞不同增生类型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在苏州九龙医院肾内科住院行甲状旁腺全切术的SHPT患者25例为治疗组,以同期内该院体检中心的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测定对照组及治疗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磷、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 iPTH)、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 FGF-23)和Klotho指标。治疗组病例依据手术切除甲状旁腺大小形态,对甲状旁腺增生参差明显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分为无明显增生组、弥漫性增生组和结节性增生组3个亚组,采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其组织改变,并采用实时定量荧光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甲状旁腺组织中的FGFR1和KLotho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FGFR1和Klotho水平。结果 治疗组血清FGF-23及血磷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Kloth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切除甲状旁腺组织的总质量与iPTH呈正相关。术后48 h治疗组血清iPTH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48 h治疗组血清FGF-23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明显下降。亚组分析显示,无明显增生组的甲状旁腺组织中FGFR1和Klotho蛋白水平高于弥漫性增生组和结节性增生组;相对于弥漫性增生组,结节性增生组的甲状旁腺组织中FGFR1和Klotho蛋白水平更低;各亚组中FGFR1和Klotho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毒症患者增生的甲状旁腺组织中FGFR1和Klotho 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可能在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目的 探讨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 disease, GD)患者首次放射碘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放射碘治疗的GD患者203例,治疗前分别记录其性别、年龄、甲亢病程、是否应用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 ATD)、ATD应用时间,检测甲状腺激素包括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 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 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TSH)以及甲状腺相关抗体包括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 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 TPO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hyrotrophin receptor antibody, TRAb)。全部患者行甲状腺超声,计算甲状腺体积,行摄碘率检查并记录24 h 131I摄取率,根据甲状腺显像结果给予相应剂量的放射碘口服。结果 放射碘治疗后随访1年,134例(66%)治疗有效(甲功正常和甲减),69例(34%)治疗无效(甲亢)。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发现,单位体积甲状腺放射碘剂量与GD患者放射碘治疗效果独立相关(P=0.013, OR=4.225, 95%CI: 1.362~13.016),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甲亢病程、是否ATD治疗、ATD应用时间、FT3、TPOAb、TRAb及24 h摄碘率均与治疗效果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单位体积甲状腺的放射碘剂量直接影响GD患者治疗的效果,患者甲状腺体积较大时建议适当增加治疗剂量。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 ESS)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对超声结果进行分析,以提高对ESS的超声检出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78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ESS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超声结果分析。结果 7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4.3±10.9)岁。主要临床表现:46例(59.0%)因体检发现异常占位就诊,28例(35.9%)因异常阴道流血就诊,4例(5.1%)因腹痛就诊。术前超声正确诊断4例(5.1%),误诊为子宫肌瘤伴变性24例(30.8%),子宫肌瘤22例(28.2%),子宫腺肌症10例(12.8%),宫腔息肉5例(6.4%),肌瘤影响宫腔5例(6.4%),卵巢肿瘤4例(5.1%),肌瘤伴腺肌症3例(3.8%),子宫内膜癌1例(1.4%)。ESS的超声表现:病灶多为单发,位置各异,可位于肌壁间或宫腔,较大时宫腔及肌壁间均可累及,也可位于盆腔。病灶回声多呈中低回声或内部回声不均质,CDFI 示病灶大多为条索状血流信号(44例)、星点状血流信号(21例),彩色血流不明显(13例)。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ESS,72例(92%)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GESS),其中6例LGESS伴性索样分化、7例LGESS伴平滑肌分化,4例为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high-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HGESS),2例为未分化子宫肉瘤(undifferentiated uterine sarcoma,UUS),其中1例USS伴性索样分化。结论 ESS临床及超声表现无特异性,需要病理诊断确诊。当超声发现肌壁内病灶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质,弥漫性子宫肌层增厚,内部回声伴有结节性,从宫腔延伸至子宫肌层的息肉样结构等情况时,检查者应充分考虑ESS的可能性,并在术前予以提示,帮助临床在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降低二次手术的发生率。
目的 总结锁骨下动脉瘤(subclavicular artery aneurysm, SAA)患者腔内治疗的效果。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 6月共诊治SAA患者21例,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39±9)岁。所有SAA患者均行腔内治疗,回顾分析围手术期和术后效果及不良事件。结果 技术成功率为100%。术中1例SAA患者支架植入后,近端Ⅰ型内漏明显,改行平行支架植入术;2例Ⅱ型内漏和2例SAA瘤腔巨大分别行侧支和瘤腔钢圈栓塞;中位随访时间19(6~42)个月。随访期间3例SAA患者发生支架内狭窄,1例右SAA患者在释放支架时未覆盖锁骨下动脉开口,在第2年出现支架近端严重狭窄;2例患者SAA位于锁骨下动脉第3段,左右各1例,分别在第2年和第3年出现支架远端严重狭窄。患者2年和3年支架通畅率分别为90.5%和85.7%。结论 腔内治疗SAA操作简单,效果明确;右SAA治疗中应在右锁骨下动脉和右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切线位角度,使分叉部位完全展开,尽量覆盖开口;对于短瘤颈平行支架植入效果较好;锁骨下动脉瘤位于第3段时,术后易出现支架内狭窄,要注意远期随访。
目的 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第4腰椎(fourth lumbar vertebrae, L4)水平以下输尿管结石合并中重度肾积水的疗效、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12例L4水平以下输尿管结石合并中重度肾积水患者,男64例,女48例。年龄17~90岁。术前均行B超、CT明确输尿管结石位于L4水平以下,肾盂分离25~60 mm。根据试验设计样本量抽样生成两组随机号,每组各56例,分别行经皮肾穿刺造瘘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肾穿刺联合组)和单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输尿管镜组),对比两组的术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白细胞计数、血红细胞计数、体温、尿源性脓毒症、结石残留等。结果 肾穿刺联合组和输尿管镜组术后比较,降钙素原分别为(0.34±0.76) ng/mL及(2.82±8.58) ng/mL (P=0.006),C反应蛋白分别为(24.55±42.53) mg/L及(15.19±23.55) mg/L (P=0.528),血白细胞计数分别为(7.59±2.12)×109/L及(9.18±4.2)×109/L (P=0.040),血红细胞计数分别为(3.98±0.53)×1012/L及(4.13±0.52)×1012 /L(P=0.126),体温分别为(37.3±0.5) ℃及(37.5±0.7) ℃ (P=0.119),严重尿源性脓毒症发生例数分别为1例及4例(P=0.384),结石残留发生例数分别为4例及8例(P=0.247)。结论 对于L4水平以下输尿管结石合并中重度肾积水者,经皮肾穿刺造瘘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较单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能有效降低全身细菌感染的发生。
目的 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s, LTRAs)对哮喘-慢阻肺重叠(asthma-COPD overlap, ACO)患者的临床症状、气道炎症及肺功能等方面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ACO患者8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 44例,及治疗对照组(B组)39例,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C组)。试验组给予孟鲁斯特(10 mg, qn, po)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 μg/4.5 μg, bid)治疗,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 μg/4.5 μg, bid)。治疗6个月,对比治疗前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诱导痰嗜酸粒细胞(E%)、中性粒细胞(N%)、CAT评分、ACT评分、肺功能参数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FEV1/FVC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ACO患者的FeNO、痰E%及N%明显高于健康组,FEV1%pred、FEV1/FVC明显低于健康组。治疗前,试验组与治疗对照组的FeNO、ACT评分、CAT评分及肺功能FEV1%pred、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基线水平一致。经6个月治疗后,两组各项炎症指标、症状评分、肺功能参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试验组的临床症状与气道炎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治疗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的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TRAs短期治疗6个月可明显减轻ACO的气道炎症,改善呼吸道症状,但对患者的肺功能影响不大。
目的 分析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因局部晚期宫颈癌应用机器人手术系统直接完成宫颈癌根治手术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39例。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标本宫旁组织宽度及阴道组织长度、淋巴结数目、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机器人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2例因髂总淋巴结冰冻病理检查有转移,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平均手术时间(267.7±65.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87.4±192.8)mL,左侧宫旁组织宽度(2.3±0.8)cm,右侧宫旁组织宽度(2.4±0.7)cm,阴道壁组织切除长度(3.1±1.0)cm,平均清扫盆腔淋巴结数目(20.9±7.2)枚,术后留置尿管时间(36.3±34.5)天。术后根据病理结果给予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术后短期随访12~29个月,9例出现复发转移(23.1%),其中1例肺转移,其余为盆腔局部复发。4例死亡(10.3%),1例术后半月因肺栓塞死亡,3例因病情进展死亡。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后长期随访和预后评估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的患者经颈内静脉放置心内膜临时起搏导线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部分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6例,女62例;年龄37~89岁,平均(62.5±12.6)岁。行再次手术微创三尖瓣置换术56例,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60例,术前Ⅲ°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B)2例。术前经颈内静脉放置6.0F鞘,经鞘放置心内膜临时起搏导线。临时起搏效果经尝试起搏法、超声心电图引导法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法确认。结果 经颈内静脉放置心内膜临时起搏导线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临时起搏导线到位良好,起搏及感知正常,术后传导阻滞发生率为13.56%,永久起搏器植入率为10.17%。结论 对于部分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经颈内静脉放置心内膜临时起搏导线安全可行,可提高围术期的安全性。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经济的小鼠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向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分化的方法。方法 采用三段式培养法,将iPS细胞培养于op9细胞上,使用添加细胞因子GM-CSF(10 ng/mL)和 IL-4(10 ng/mL)的培养液,经过17天的培养收集到iPS诱导的DC,通过显微镜及细胞涂片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抗原吞噬实验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实验等对其形态、表面分子及细胞功能进行检测及评估。结果 本研究获得的iPS-DC在细胞形态上表现出明显的树突状特征;细胞表型上呈CD11b、CD11c双阳性;未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刺激的细胞呈未成熟DC的状态:细胞表面的第一信号分子MHCⅡ及第二信号分子CD40、CD80、CD86低表达,具有很强的抗原吞噬能力;经LPS刺激后细胞具有成熟DC的特征:MHCⅡ、CD40、CD80、CD86的表达均增高,同时具备对初始T细胞的激活能力。结论 本研究改良了小鼠iPS 细胞向DC分化的方法,缩短了培养时间,节省了培养成本。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是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由3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和刺激胰岛β细胞增殖等生物学作用。GLP-1在体内主要以GLP-1(7-36a)的形式存在。GLP-1(7-36a)的半衰期很短(1~2 min),可被二肽基肽酶4(diaminopeptidyl peptidase-4, DPP4)迅速降解为GLP-1(9-36a),因此GLP-1(9-36a)是GLP-1在循环中的主要存在形式。GLP-1不仅具有调控血糖和能量代谢的作用,还有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脏功能和舒张血管等作用,直接或间接发挥心血管保护效应。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和首要死因。目前基于GLP-1的2型糖尿病药物研发主要有两个方向:可以抵抗DPP4降解的GLP-1受体(GLP-1R)激动剂和DPP4抑制剂。虽然,这两种方法均可延长内源性GLP-1的作用,但显然未兼顾GLP-1(9-36a)对心脏的保护效应。本文通过总结GLP-1(7-36a)及GLP-1(9-36a)在心血管效应方面的异同及其生理学研究进展,探讨GLP-1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策略。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是不能手术切除的进展期HCC的一线疗法。但部分HCC对其耐药性的出现影响了总体疗效,耐药可分为原发性(HCC原本就对索拉非尼缺乏敏感性)和获得性(开始敏感,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两类,其机制尚不清楚。HCC对索拉菲尼的耐药机制主要表现在肝癌细胞自身和肿瘤微环境两个方面:前者包括细胞自噬、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铁死亡(ferroptosis)受抑制和肿瘤起始细胞(tumor-initiating cell, T-IC)等;后者包括外泌体(exosome)和血管选定等。本文对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有机阳离子转运体3(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 3, OCT3)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脑内的低亲和力单胺类递质转运体,也可以转运各类有机阳离子物质,最重要的特点是多在高亲和力单胺类递质转运体(即经典单胺类递质转运体)饱和或功能障碍时发挥代偿性的转运作用。OCT3可以在经典单胺类转运体功能障碍或数量减少时改变细胞内外单胺递质的水平,调节多种药物的代谢、疗效、不良反应,影响多种神经毒物的致病性和毒品的成瘾效应。该转运体的相关基因突变也影响了宿主对某些神经精神性疾病的易感性。本文先概述OCT3的蛋白分子结构、在脑内的分布、编码该分子的基因结构及翻译后调节的方式,再分别阐述该转运体底物的类型及转运机制,进而围绕OCT3的转运机制阐述其在抑郁症、应激相关性成瘾以及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中的作用。
前列腺是男性的内分泌器官,多种激素的调节异常可能在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支持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尽管潜在的生物学机制仍未阐明,体外和动物实验已表明代谢综合征可通过细胞内类固醇和脂肪生成等适应性机制促进肿瘤增殖、细胞有丝分裂、远处转移和耐药等。代谢综合征患者体内睾酮、瘦素和脂联素等激素水平的改变可促进前列腺癌的侵袭。一些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物可预防或改善预后进一步提示代谢综合征可能与前列腺癌相关。未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们寻找特定的通路作为靶点进行治疗以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本文就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癌之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外泌体为细胞分泌的直径30~100 nm的细胞外囊泡,最早发现于绵羊网织红细胞培养上清中。早期研究认为外泌体仅仅为细胞排除代谢废物的“垃圾桶”,而近段时间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外泌体内的“货物”能够在细胞之间互相传递,从而在介导细胞间通讯、调节免疫反应、诱导肿瘤细胞耐药和转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头颈部恶性肿瘤作为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早期筛查指标缺乏及治疗效果不理想等制约着疾病的诊治。而外泌体在研究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内在机制、筛选稳定的生物标记物进行诊断和判断预后以及应用靶向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日益增长,因此本文就目前关于外泌体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 Cx43)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中含量最丰富的连接蛋白,主要分布于星形胶质细胞,以缝隙连接(gap junction, GJ)和半通道(hemichannel, HC)的形式存在,分别介导细胞间和细胞与外环境间的信息交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脑卒中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等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神经炎症是这些CNS疾病的一个共同特征,涉及到白细胞聚集、胶质细胞激活、炎性因子释放等,该过程需要高效的信息交流,研究表明Cx43在该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GJ抑制和HC活性增加并影响神经功能。本文重点综述Cx43与神经炎症的关系,为多种CNS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DKI)作为一种新兴的扩散磁共振技术,以非高斯分布模型为基础,相比传统弥散技术即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和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对探测水分子在人体微环境内的扩散运动更加敏感,提供更丰富的扩散信息。DKI最初主要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近几年在体部应用方面也取得了初步结果。本文主要综述DKI的原理及其在体部的应用现状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