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究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 2,KGF-2)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和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36只C57BL/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SS模型组、中剂量KGF-2(5 mg/kg)组和高剂量KGF-2(10 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小鼠饮用水中均添加3.5%DSS,KGF-2组同时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KGF-2。检测小鼠体重、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长度缩短、结肠组织病理评分评价KGF-2对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血清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dextran,FITC-D)肠道渗透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ZO-1和occludin蛋白的表达,ELISA分析结肠组织匀浆的TNF-α、IL-6、IL-10、TGF-1β、IFN-γ、IL-1β浓度,以探讨KGF-2对肠道屏障功能保护作用机制。结果 与DSS模型组相比,高剂量KGF-2组结肠DAI显著下降(P=0.021 1),体重减轻明显改善(P=0.017 6),HE评分显著降低(12.17±1.222 vs.7.000±0.632 5,P=0.001 1),FITC-D渗透率显著降低(168.5±27.01 vs.14.62±1.812,P=0.004 7),结肠较长(4.956±0.2583 vs.6.289±0.2157,P=0.001 1);ZO-1 (0.158 6±0.010 51 vs.0.387 9±0.028 64,P<0.000 1)和occludin (0.300 5±0.026 56 vs. 0.445 0±0.056 62,P=0.043 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肠道组织TNF-α表达显著降低(68.93±3.379 vs.40.41±1.576,P<0.000 1),而IL-10 (304.0±21.47 vs. 521.2±49.40,P=0.002 4)和IL-6 (3755±309.8 vs.5 640±418.0,P=0.004 7)的表达显著升高,疗效呈剂量依赖性。 结论 KGF-2能够减轻DSS导致的肠道黏膜损伤,修复肠道黏膜屏障。KGF-2对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加ZO-1和occludin等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抑制TNF-α及促进IL-6和IL-10分泌有关。
目的 调查房颤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抗凝治疗现状,为提高房颤患者的抗凝效率提供资料。方法 调查华山医院门诊及病房1 000例房颤患者的病史、一般情况、合并疾病、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案,按照脑卒中史学、脑卒中风险评分及CHA2DS2-VASc评分情况进行分层分析,了解房颤患者临床特征和抗凝现状。结果 1 000例房颤患者平均年龄(72.1±11.1)岁,合并疾病前3位为高血压病(65%)、冠心病(32%)和糖尿病(27%)。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占6%。22%的房颤患者有脑卒中史,根据脑卒中与否分组,脑卒中组年龄更大、房颤病程更长、高血压控制更差。所有患者总体抗凝比32%,抗血小板比46%。脑卒中组抗凝比例44%,高于非脑卒中组 (P<0.001)。但78%房颤患者在经历脑卒中后才开始抗凝。NVAF患者CHA2DS2-VASc评分为2~5分时,抗凝比例随分值增加而增加。2~6分时患者抗血小板比例增高,7~8分时,抗凝和抗血小板比例都减少。结论 目前房颤患者抗凝比例低,抗凝主要集中于房颤合并脑卒中患者。抗凝治疗减少脑卒中的发生,脑卒中后的抗凝仍可获益。但脑卒中前抗凝意义更大。
目的 探讨年轻与年老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的生存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及黄浦区中心医院2009—2011年收治的358例有完整标本及随访资料的TNBC患者。结果 358例TNBC中年轻患者(≤40岁)40例(11.2%),年老患者(≥70岁) 33例(9.2%)。两者在肿瘤大小、脉管浸润及分期方面均无差异,但年轻患者中淋巴结转移及Ki67高表达更多(P=0.028,P=0.036)。年轻患者均接受了辅助化疗,年老患者有19例未接受化疗。年轻患者依从性更好,共31例口服中药超过2年,与年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但两者在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breast cancer-specific survival,BCSS)及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受化疗及未接受化疗的年老患者在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Ki67表达、脉管浸润情况及分期方面均无差异,中位BCSS及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现复发转移后,年轻患者生存时间长于年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虽然年轻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较年老患者更具侵袭性,但两者预后无差异,出现复发转移后有更好的生存结局。
目的 明确sCD163血清浓度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中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共有124人纳入本次研究,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83名,心源性肺水肿(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CPE)患者20名,21名健康对照。根据ARDS患者28天死亡率,将其分为存活组和非存活组。ELISA方法测定sCD163血清浓度,ROC曲线评价sCD163诊断和评估ARDS患者28天死亡率的准确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累及生存曲线,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 ARDS患者的sCD163平均值明显比CPE患者高[496.7(421.8~577.5) ng/mL vs. 284.5(141.7~459.2) ng/mL,P<0.001]。非存活组的ARDS患者sCD163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577.5(503.7~623.4) ng/mL vs.479.6 (395.4~520.8) ng/mL,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CD163是ALI/ARDS患者28天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OR=2.262,P=0.034)。结论 血清sCD163是诊断ARDS的潜在性标志物,可区分ARDS的严重程度,同时也是ARDS患者28天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目的 观察创伤应激后电针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的活性变化,并探讨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 FKBP5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模拟脏器探查术建立创伤模型。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创伤1天组、创伤3天组、创伤7天组及电针干预组,每组12只。检测出创伤后应激高峰,给予电针作为干预,刺激双侧“三阴交”(SP-6)和“足三里”(ST-36)穴位,观察干预组与非干预组HPA轴的恢复情况。各组于相应时间点进行体温测量,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下丘脑PVN c-fos和FOSB的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激素水平,Western blot检测FKBP5的表达。结果 创伤1天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的体温水平明显升高[(37.90±0.21)℃ vs.(37.20±0.25)℃,P<0.05],下丘脑PVN c-fos表达(1.00±0.16 vs.2.30±0.22,P<0.01)和FOSB表达(1.00±0.08 vs.2.00±0.33,P<0.001)明显升高;与创伤1天组比较,电针干预组大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33.80±4.88 vs.28.20±3.31,P<0.05)及CORT (338.39±29.51 vs.280.85±30.39,P<0.01)、下丘脑PVN FKBP5表达(3.30±0.47 vs.2.50±0.42,P<0.05)显著下降。结论 HPA轴活性在创伤后1天达到最高,电针能下调创伤后HPA轴活性,其可能通过FKBP5发挥作用。
目的 探讨神经妥乐平(neurotropin,NTP)联合甲钴胺在退变性腰椎疾病(degenerative lumbar disease,DLD)术后残余下肢神经症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手术的DLD患者,按术后第1天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0分(百分制)的入组标准,共有96例术后残余下肢神经症状的患者进入研究。再按照不同用药方法分为甲钴胺组(A组) 32例,NTP组(B组)32例,NTP联合甲钴胺组(C组)32例。所有患者治疗2周。3组均在治疗前后分别应用VAS和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评定,并按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计算疗效优良率。结果 治疗14天、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3组间的 VAS及ODI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评分C组<B组<A组 (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疗效优良率C组>B组>A组 (P<0.05)。结论 NTP比甲钴胺对DLD术后残余下肢神经症状疗效好,NTP联合甲钴胺疗效更佳,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改良PCR(Blocker PCR)方法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浆游离DNA(cell free DNA,cfDNA)中检测继发EGFR T790M突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Blocker PCR方法对127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耐药后肺癌患者的血浆标本行EGFR敏感突变和T790M突变检测,统计T790M突变的检出率;为验证Blocker PCR 血浆检测的可靠性,部分患者血浆标本行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和Blocker PCR配对比较;获得配对血浆和组织的病例行Blocker PCR配对检测。结果 在127例采用Blocker PCR方法检测的EGFR-TKI耐药NSCLC患者中,T790M耐药突变的检出率为40.15% (51/127),其中21.56% (11/51)为单纯T790M耐药突变,78.44% (40/51)为T790M合并原有EGFR敏感突变。组织与血浆配对检测中,EGFR-TKI耐药后二次活检组织标本T790M的检出率为54.54% (6/11),血浆T790M的检出率为43.75% (14/32)。在同时行Blocker PCR 和二代测序基因检测的18例患者中,敏感突变位点及T790M突变位点在两种检测方法中的一致率均为100%。结论 在EGFR-TKI耐药后的NSCLC患者中使用Blocker PCR 检测血浆T790M突变是对组织活检的重要补充。
目的 探讨微miRNA-767-3p水平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T)技术,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腺瘤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血清miRNA-767-3p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CLIA)方法,检测以上3组人群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浓度;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s,ROC),比较miRNA-767-3p及其联合使用CEA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果。结果 miRNA-767-3p水平在结直肠癌组、结直肠腺瘤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呈依次递减趋势。ROC曲线显示miRNA-767-3p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达0.770 (95%CI:0.698~0.842),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68%;而miRNA-767-3p联合CEA的AUC可达0.862(95%CI:0.806~0.918),灵敏度为73%,特异度为84%。结论 miRNA-767-3p可成为结直肠癌的独立诊断标志物,miRNA-767-3p联合CEA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的检出率。
目的 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在活动期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中的抗凝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活动期恶性肿瘤并发急性VTE患者。分别采用利伐沙班或LMWH进行抗凝治疗。对患者随访90天,观察疗效、治疗过程有无复发及出血,并对总有效率、复发及出血等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入组67例患者。LMWH组37例,其中男16例(43.2%),年龄38~84岁;利伐沙班组30例,其中男12例(40.0%),年龄45~88岁。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伐沙班组和LMWH组在有效性(P=0.699),复发事件(P=0.774)、出血事件(P=0.490)及不良事件(P=0.44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在活动期恶性肿瘤合并VTE患者的抗凝作用有相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的 通过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与雷替曲塞(raltitrexed,RTX)分别单纯处理人胰腺癌Capan-1细胞,观察转录中介因子1γ (transcriptional internediary factor 1 gamma,Tif1γ)及其信号通路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人胰腺癌Capan-1细胞经GEM和RTX分别处理36 h,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Tif1γ、TGF-β1、Smad3、p-Smad3、Smad4、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质水平的变化。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Capan-1细胞经RTX处理后,细胞晚期凋亡(28.7%±5.1%)与死亡(3.7%±0.5%)比例明显高于GEM处理组和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GEM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RTX处理可引起Tif1γ、TGF-β1、p-Smad3、BAX和Caspase3蛋白质水平增高,而Smad4蛋白质水平与Bcl2/Bax比值降低。结论 RTX通过增高Tif1γ在Capan-1细胞中的表达,降低Smad4水平,调节凋亡蛋白Bcl/Bax之间的平衡,提高Caspase3水平,诱导细胞凋亡。
目的 回顾性研究单侧旁正中切口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合并双侧减压的经椎间孔的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在治疗双侧椎管狭窄患者中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收集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73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有双侧椎管狭窄的症状及体征,且均接受单侧旁正中切口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及双侧椎管减压。统计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ODI评分、JOA评分、VAS评分、腰椎前凸角(angle of lumbar lordosis,LL)及节段前凸角(angle of segmental lordosis,SL);同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相关并发症及椎体间的融合情况。结果 73例患者中,男性30名、女性43名,平均年龄(57.7±10.1)岁(33~81 岁),平均手术时间(92.0±26.7)min(55~180 min),平均出血量(150.5±130.3)mL(50~300 mL),平均住院天数(12.3±2.7)天(7~20天)。术后随访时间至少5年,平均随访时间(79.4±11.1)个月(60~98个月)。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的ODI评分、JOA评分、VAP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的LL及SL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所有患者都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100%。结论 单侧旁正中切口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合并双侧椎管减压TLIF术是对传统TLIF术的改良,能够减轻手术创伤并减少手术费用,是治疗具有双侧症状的椎管狭窄症的理想术式。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 在肺癌及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2015年1至12月就诊病例,对经胸部CT或PET-CT检查显示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内气管、支气管旁肿块的368例患者行EBUS-TBNA检查,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368例患者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恶性肿瘤252例,其中经EBUS-TBNA穿刺活检确诊恶性肿瘤232例,368例患者经EBUS-TBNA共穿刺387组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旁肿块56例。EBUS-TBNA诊断肺癌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1%和100%。368例患者经穿刺病理或治疗随访考虑良性病变116例,其诊断符合率为92.9%。结论 对于不明原因的肺门及纵隔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EBUS-TBNA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诊断方法,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为肺癌手术治疗的准确分期提供帮助。
胰腺癌是当今第七大致死性恶性肿瘤。肿瘤治疗日新月异,但在胰腺癌方面却进展寥寥。本文回顾了与胰腺癌相关的分子信号通路及相关靶向药物在临床试验和实验研究进展,以助于了解胰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胰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其恶性程度高,且早期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诊断困难,确诊时往往已有远处转移,丧失了手术机会。目前,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首选以吉西他滨为基础药物的全身化疗,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作为一种新型姑息性治疗手段,主要适用于无远处转移病灶,且原发病灶无法手术切除,或对化疗不敏感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RFA具有微创性、精准性以及大量的已被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证实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本文就RFA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相关综述。
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包括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TRT)和射频消融在内的局部治疗可能成为不可手术切除的PDAC患者的新选择。由于PDAC的单独免疫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局部治疗可以改变肿瘤局部及远处转移灶的免疫微环境,并增加免疫治疗敏感性。可以预期,局部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可能提高疗效。本文主要介绍PDAC局部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机制及相关临床研究进展。
胰腺导管腺癌的肿瘤新生血管匮乏且基质丰富,限制了细胞毒性药物的递送效率,降低了治疗效果。纳米递送细胞毒性药物治疗胰腺癌有望克服其生物屏障,提高递药效率。而设计具有高效靶向胰腺癌细胞的纳米递药系统是克服上述生物屏障的关键。本文综述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纳米递药系统的被动靶向设计、主动靶向设计及响应释放的靶向递药设计。
目前广泛认为胰腺癌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独特能力使大部分胰腺癌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并易导致血栓形成。在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时,超过50%的胰腺癌患者存在深静脉血栓。是什么导致了胰腺癌此种高凝状态,这种高凝状态与胰腺癌之间有何关系,对胰腺癌的侵袭、转移以及预后有何作用;如何应对这种高凝状态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综述从胰腺癌的高凝状态产生的原因、机制,高凝状态对于胰腺癌发展和转移的作用,预防和治疗方面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循环游离DNA (circulating free DNA,cfDNA)是指游离于细胞外的核酸片段。肿瘤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比例的cfDNA来源于肿瘤细胞,称之为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其中包含了来源于肿瘤的突变和基因变异信息。而新的、更加高效的检测技术的开发使得ctDNA发展成为新的标志物。本文就ctDNA在肿瘤早期诊断、预后、疗效评估及跟踪新的突变中的应用作一综述,重点概述其在胰腺癌中的临床应用。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一种由原发肿瘤组织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肿瘤细胞。CTCs的释放受到上皮间质转化和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的影响,在肿瘤的远处播散和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新研究显示CTCs具有多种基因型和表型亚群,部分CTCs表现出干细胞特征。由于CTCs在血液中数量稀少,CTCs的分离富集方法,培养、扩增和下游功能分析是当今肿瘤研究的一大挑战。研究表明,CTCs的检测结果、计数、特定的表面标志物与胰腺癌患者的辅助诊断、疗效判断和预后显著相关,显示出指导胰腺癌诊疗的重要意义,为实现胰腺癌的个体化诊疗提供了可靠的途径。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持续上升,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低于5%,死亡率极高,几乎达100%。胰腺癌主要症状之一是疼痛,大部分属于神经源性起源,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影响功能活动。胰腺癌最常见的疼痛治疗是药物镇痛治疗,这是基于WHO镇痛阶梯规则。但是它并不总奏效,且许多不良反应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胰腺疼痛的侵入性治疗主要包括腹腔神经丛阻滞和内脏神经切断术,可显著降低疼痛水平,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微创手术不应在最后阶段使用,应考虑在疾病早期阶段(如WHO镇痛阶梯治疗的第一或第二步)。本文综合分析了目前临床上胰腺癌疼痛治疗方法,评估其有效性,希望获取更多对治疗胰腺癌疼痛有帮助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