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复旦学报(医学版)》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2017年, 第44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17-11-25
  

  • 全选
    |
    专家论坛
  • 杨雄里△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 44(06): 693-6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17.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概述了作者所领导的团队近年来在视网膜研究方面的主要工作。在基础研究方面,集中介绍了褪黑素对视网膜神经元的神经调制作用;而在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方面,则涉及青光眼的发病机制,特别是Müller胶质化激活和ephrin/Eph信号系统的反向信号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最后论及视网膜多巴胺在眼屈光系统发育及形觉剥夺性近视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多巴胺与屈光发育和近视形成的关系。
  • 汤钊猷1,2△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 44(06): 699-7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17.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徐文东 顾玉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 44(06): 703-7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17.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手外科以往在手指再造、皮瓣移植等领域取得了多项世界首创的辉煌成果。在顾玉东院士的领衔下,提出了以健侧颈7为代表的多项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策略,成为国际领先的周围神经损伤诊治中心。近十年来,我们聚焦神经损伤及修复后的脑功能重塑研究,揭示了健侧颈7移位后运动感觉中枢功能重塑的模式,发现了一侧半球可以同时支配双侧上肢的重要规律,并将此发现应用到中枢损伤后偏瘫患者的治疗中,将健侧颈7应用到更广泛的人群中,实现了将科研创新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手外科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 陈灏珠1,2△ 金雪娟1,2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 44(06): 707-7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17.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施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意味着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最佳临床研究证据、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意见进行临床决策。本文针对心血管疾病临床实践中临床决策的EBM框架进行了探讨。认为获得最佳证据,需要对不同来源的证据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解读。EBM对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肯定了某些备受争议干预措施的疗效,而一些曾经认为有效的药物因被证明患者无获益而退出临床应用。我国心血管病的科学证据资源不足,影响到循证实践的能力。建议开展更高质量的随机临床试验,以支持有效的循证医学临床实践。
  • 闻玉梅△ 汪萱怡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 44(06): 713-7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17.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治愈乙肝(功能性治愈乙肝)已成为国内外有关学者研究的重要目标。功能性治愈乙肝的指标为:持久的HBsAg消失(伴有或不伴有血清抗HBs阳性),血清HBV DNA阴性,cccDNA处于非活动转录状态,停止治疗后疾病没有复发。本文在简述HBsAg的已知与未知的基础上,阐述了免疫治疗乙肝的现状,重点介绍了本室研发HBsAg-HBIG治疗性疫苗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根据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清除HBV DNA,中和性HBsAg抗体的被动免疫作用,已证实HBsAgHBIG有较强的主动免疫作用,提出了清除HBsAg的“三明治”方案:第一层用抗病毒药物,第二层被动免疫用抗HBs抗体,当血清HBsAg未能测及后,第三层注射HBsAg-HBIG复合物作主动免疫,目标为诱生患者对HBsAg产生持久的免疫,从而使cccDNA处于非活动状态,可能会达到功能性治愈。
  • 王正敏△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 44(06): 719-7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17.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临床上,侧颅底可分为硬膜内桥小脑角区和硬膜外颞和颞下窝二个区。硬膜内区耳科入路摘除听神经瘤和硬膜外区颞下窝入路摘除颈静脉球瘤是现代侧颅底外科形成的主要源起。上述二条手术入路是由耳科医师开拓的,从而扩展了耳外科的领域,并分别介入了神经外科、头颈外科与再造外科等多门相关学科,成为多交叉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的学术平台。侧颅底外科靠显微技术和手术入路创新得以在耳科建立。侧颅底外科有效治疗了颅底所谓高危不可达区的疾病。由于手术的复杂性和存在一定的风险,目前仍要求在每次治疗决策中,要在颅底结构和功能牺牲与生命安全二者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颅底疾病精准医疗或微创技术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面。
  • 吴劲松1,2 周良辅1,2△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 44(06): 724-7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17.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今,脑胶质瘤手术的首要目标是:争取最大程度和安全切除,减少肿瘤细胞负荷,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为术后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个体化综合治疗创造最优条件。综合运用神经导航、iMRI术中实时影像导航、多模态影像导航、术中荧光显像技术、唤醒麻醉以及术中电生理监测等新技术,实现多模态脑功能精确定位和保护及脑肿瘤定量切除,不仅可达到脑胶质瘤手术的目标,而且有助我国脑计划研究的实现。
  • 徐彦辉 蓝斐 叶丹 丁广进 徐国良△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 44(06): 733-7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17.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般认为,表观遗传学是研究由非基因序列变化造成可遗传性状的科学,其所涵盖的调控形式广泛参与细胞生命活动的各个过程,并且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表观遗传研究的一系列发现让人们意识到遗传信息调控的复杂性和精细性,该领域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Biomedical Sciences,Fudan University,简称“IBS”)依托于上海医学院,自建院之初就将“医学表观遗传学”列入重点研究方向,经过12年的发展,该方向上已经产生了一大批在国际上具有高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这些成果对提升我国在世界范围内表观遗传领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相关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主要对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在表观遗传领域取得的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回顾。
  • 周雨青 马兰△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 44(06): 738-7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17.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已成为全球性的医疗、社会问题。成瘾记忆的本质是一种以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基因表达和神经突触可塑性改变为基础的病理性记忆。本文主要介绍近年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
  • 唐琪 卢洪洲△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 44(06): 744-7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17.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可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进行有效的长期抑制性治疗,使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从世纪绝症逐渐转变为一种可控可治的慢性疾病。虽然新增感染者人数总体趋势在下降,但每年HIV新增感染人数及因AIDS死亡人数仍十分巨大,HIV/AIDS仍是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我国乃至世界的AIDS防治事业仍然任重而道远,消除AIDS仍面临严峻挑战。流行病学上,HIV/AIDS多分布在非洲等医疗手段有限的贫困地区,且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性工作者、注射毒品人群(people who inject drugs,PWID)成为主要易感人群;预防策略上,预防母婴传播(prevention of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PMTCT)服务、治疗作为预防(treatment as prevention,TasP)和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覆盖率仍然有限;治疗进展上,多个国家的HIV耐药性程度增加至10%以上,耐药程度进一步发展,而HIV/AIDS治愈研究及疫苗研发目前还处于动物实验或细胞实验阶段。过去10年内我国多个应对措施阻止了HIV进一步流行,并提高了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着以下挑战:针对性的预防方案、关键易感人群的增加(MSM、PWID以及青少年)、HIV感染者的长期护理、PMTCT服务覆盖率、消除歧视进程等。本文就近年来国际及我国HIV/AIDS流行现状及防治进展进行综述。
  • 李文妍1,2 李华伟1,2△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 44(06): 752-7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17.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感音神经性耳聋是最常见的感官障碍疾病,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尽管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在一定程度帮助患者实现听觉功能的部分恢复,但是远未达到重建自然听力的效果。因此通过生物学的方式修复耳蜗感觉上皮的遗传缺陷以及促进毛细胞损伤之后的功能再生是实现听觉重建的理想途径。本文从感音神经性耳聋基因治疗和毛细胞再生两个方面综述了听觉功能生物学重建的研究进展。
  • 黄海艳1,2 汤其群1,2△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 44(06): 757-764. https://doi.org/qqtang@shmu.edu.cn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脂肪组织对全身能量稳态的调节发挥重要作用。人体有3种脂肪组织:白色脂肪(white adipose tissue,WAT),棕色脂肪(brown adipose tissue,BAT)和米色脂肪(beige adipose tissue)。棕色脂肪和米色脂肪通过产热消耗能量,二者并称为产热性脂肪组织。本文将对产热脂肪的调控加以介绍并讨论其对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潜能,同时也把本课题组在相关领域的贡献加以介绍。
  • 肖毅1,2 江一舟1,2 邵志敏1,2△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 44(06): 765-7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17.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循证医学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奠定了乳腺癌规范化治疗的基础。精准医学则为乳腺癌更加精细化、个体化的治疗提供了契机。多组学研究、ctDNA研究、肿瘤内部异质性研究和肿瘤与微环境交互作用的研究是乳腺癌精准治疗领域具有广阔前景的研究方向。
  • 姜世勃△ 苏珊 夏帅 邹鹏 陆路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 44(06): 773-7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17.06.0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5年前,我们在国际上开辟了研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融合/入侵抑制剂和抗HIV多肽药物的全新领域。近6年来,我们在HI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和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入侵抑制剂的研发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本文概要性地综述了相关高致病性病毒入侵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钦伦秀1,2△ 孙豪庭1,2 杨璐宇1,2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 44(06): 786-7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17.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精准肿瘤学是基于临床病理特征和分子特征,定制可精确满足不同肿瘤患者实际需求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策略。其范畴包括精准预防(患癌风险的检测及预防性干预)、精准诊断(肿瘤早期发现与诊断,分子分型)、精准治疗(分子靶向疗法,疗效的预测与监控,基于可视化技术、细胞学和病理学以及分子表达谱评估的精准外科技术)。在精准肿瘤学时代,必须从分子层面理解肿瘤特性并进行临床决策,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肿瘤细胞的异质性与动态进化,对肿瘤生物学特性知之甚少,基因组大数据与不精确的临床信息间的匹配问题,敏感药物少且有原因不明的耐药,缺少用于精准诊断和治疗的肿瘤生物标志物等。本文简述“精准肿瘤学”的内涵与应用、问题与挑战、今后的发展方向等,并简要介绍“液体活检”和“功能性检验”等热点领域在精准肿瘤学中的意义。
  • 陈捷亮 李建华 张小楠 邬敏 施碧胜 方钟 袁正宏△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 44(06): 793-7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17.0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迄今尚无治愈药物。干扰素(interferon,IFN)由于HBeAg/HBsAg血清转换清除率较高、获得疗效后复发率低,成为临床抗乙肝病毒药物之一,但由于仅约20%~40%的患者对IFN有较好应答,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阻碍。鉴于此,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利用体外HBV复制感染细胞模型及动物模型与临床乙型肝炎患者队列,采用多种研究手段,一方面研究IFN及IFN诱导的细胞基因在抗HBV及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作用及新机制,另一方面研究HBV复制和蛋白表达对天然免疫信号通路、IFN诱生和抗病毒效应的影响,同时以此为基础探索优化干扰素治疗及治愈慢性乙肝的新型措施和手段。本文重点介绍了作者所在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 陈振国1,2 徐彦辉1,3△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 44(06): 799-8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17.0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冷冻电子显微学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硬件设备的革命性技术突破和软件算法方面技术发展,已经成为结构生物学领域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也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中,单颗粒三维结构重构法在最近的几年发展迅速,极大地拓展了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并不断刷新所解析结构的高分辨率记录,成为结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最为激动人心的研究领域。本文将针对冷冻电子显微学发展的历史,近期革命性技术突破,以及复旦大学在该领域的布局和进展做简要介绍。
  • 王定美1 黄国英1,2△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 44(06): 806-8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8467.2017.0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先心病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发生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近年来,关键营养因素作为围孕期重要的可调节的环境因素与先心病的关系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围孕期母体叶酸补充,许多研究资料显示,围孕期叶酸补充有助于降低先心病的发生风险;但阐明叶酸与先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