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胺2,3-双加氧化酶1( 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1,IDO1)是肝脏以外催化色氨酸沿着犬尿氨酸途径(kynurenine pathway,KP)分解代谢的限速酶。IDO1过度活化而引起KP的神经毒性产物喹啉酸(quinolinic acid,QUIN)的蓄积,是导致神经紊乱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原因。IDO1同时又是免疫耐受酶,在诱导母胎免疫耐受和肿瘤免疫逃逸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被视为新的免疫检查点。IDO1与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白内障、癌症等多种疾病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已被证实,因此IDO1抑制剂作为极具潜能的药物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就IDO1的生物活性及其抑制剂的研究作一综述。
目的 在中国泰州的中等收入人群中探索童年期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与肥胖的关联。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泰州健康人群跟踪调查(Taizhou Longitudinal Study,TZL)第Ⅲ期基线调查中35~64岁中年人的基线数据。普通型肥胖定义为BMI≥28.0 kg/m2,中心型肥胖定义为男性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90 cm、女性WC≥80 cm。以20世纪中期中国家庭三大件(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数量来定义SES水平:0件、1或2件、3件分别代表SES低、中、高水平。比较不同SES组间的差异,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童年期SES与肥胖的关联。 结果 男性中普通型肥胖的比例为13.5%,中心型肥胖的比例为30.9%;女性中普通型肥胖的比例为13.6%,中心型肥胖的比例为53.7%。男性SES水平与BMI和WC成正相关。相对于童年期家庭三大件数量为0件的人,拥有3件的人中年期普通型肥胖的风险(OR=1.79,95%CI:1.40~2.28)和中心型肥胖的风险均增加(OR=1.48,95%CI:1.12~1.80),在调节了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吸烟饮酒状况和体力活动等混杂因素后,关联仍然显著。女性SES水平与BMI和WC成负相关。相对于童年期家庭三大件数量为0件的人,拥有3件的人中年期普通型肥胖(OR=0.72,95%CI:0.58~0.90)和中心型肥胖的风险(OR=0.45,95% CI:0.38~0.54)都降低。在调节了混杂因素后,与中心型肥胖的关联依然显著。结论 在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人群中,童年期SES与肥胖的关联存在性别差异,即高SES增加男性肥胖的风险,而降低女性肥胖的风险。在社会经济由发展中阶段向发达阶段转变的同时,童年期SES与肥胖的关联也从正相关向负相关转变,这种转变较早发生在女性身上。
目的 基于对实时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two-dimensional shear wave elastography,2D-SWE)技术可重复性的研究,以病理学作为金标准,建立正常肝组织的2D-SWE弹性模量值范围。方法 选取42例健康体检者,由高低年资两位医师分别对其行2D-SWE肝组织弹性硬度检测,通过分析组内及组间差异探讨2D-SWE技术的方法学效能。设定严格入组条件,选取手术病理证实为无纤维化的128例患者,探讨基于2D-SWE技术的正常肝脏弹性模量值范围。结果 2D-SWE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高低年资医师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及0.978,且不同操作者对同一组受检者的弹性模量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1)。基于2D-SWE的正常肝脏弹性模量值参考范围为4.33~7.40 kPa。男性弹性模量测值稍高于女性(P=0.013),不同年龄组及轻度炎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75,P =0.138)。结论 2D-SWE技术检测肝组织弹性硬度稳定性佳,推荐正常肝脏弹性模量值范围为4.33~7.40 kPa,是肝纤维化诊断体系的可靠基础。
目的 评价连花急支片在慢性支气管炎中的药效学作用。方法 将72只SD大鼠分6组:对照组、吸烟组、吸烟+连花高剂量组、吸烟+连花中剂量组、吸烟+连花低剂量组、吸烟+乙酰半胱氨酸组。采用吸烟法复制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后给予不同药物治疗。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分析气道反应性。肺组织HE染色评价各组大鼠气道炎症程度及病理改变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炎性细胞因子的浓度,对连花急支片的药效学作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连花急支片和乙酰半胱氨酸可以改善吸烟大鼠怠倦、咳嗽等一般状况;连花急支片和乙酰半胱氨酸能明显改善吸烟大鼠气道弹性阻力和肺顺应性;连花急支片和乙酰半胱氨酸能减轻吸烟大鼠支气管黏膜炎性细胞浸润和管壁水肿等病理改变; 连花急支片和乙酰半胱氨酸能显著降低吸烟大鼠BALF中IL-4、IL-13和IFN-γ水平;连花急支片和乙酰半胱氨酸可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血清IL-6和TNF-α水平。结论 连花急支片可以通过调节炎性细胞因子的平衡,减少大鼠支气管黏膜炎性细胞浸润和病理改变,改善肺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目的 了解40~55岁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和焦虑、抑郁症状评分及其相关因素,为开展社区妇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抽样方法,从北京市东城区和上海市杨浦区抽取1 312名40~55岁社区妇女为调查对象,应用Kupperman、SAS、SDS量表和自编问卷进行调查。最优尺度回归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围绝经期症状、焦虑和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 40~55岁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检出率为50.8%,焦虑症表现的检出率为9.5%,抑郁症表现的检出率为25.9%。最优尺度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的回归模型显示:家庭月收入、有无慢性病和性生活与Kupperman、SAS、SDS评分显著相关;文化程度与SDS评分显著相关。围绝经期症状是焦虑和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围绝经期症状的严重程度则是焦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围绝经期症状及相关的焦虑、抑郁症状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性生活、家庭月收入、慢性病等与此显著相关。
目的 评估新型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 V4c植入术矫正中高度近视眼的安全性、有效性、预测性、稳定性及高阶像差变化。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接受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26例(49眼),随访裸眼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DVA)、矫正视力(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CDVA)、屈光度、眼轴、眼压、内皮细胞计数、拱高、总高阶像差至术后6个月。结果 患者术前平均等效球镜(-12.73±4.06)D,术后6个月为(-0.49±0.81)D,42眼(85.71%)在±1.00 D以内;35眼(71.43%)UDVA达1.0及以上,39眼(79.59%)CDVA达1.0及以上,45眼(91.84%)UDVA和CDVA达0.5及以上。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数分别为1.33±0.37和1.21±0.27。40眼(81.63%)实际矫正度数在预期矫正度数±0.50 D以内,47眼(95.92%)在±1.00 D以内。术后眼压稳定,未见早期急剧性眼压升高。术后6个月平均拱高为(499.15±245.16)μm,内皮细胞较术前丢失0.88%。ICL V4c术后不增加总高阶像差。结论 ICL V4c植入术是一种具有安全性、有效性、预测性及稳定性的手术方式。
目的 观察归芎消异方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保守性手术后复发及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1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65例)。治疗组采用归芎消异方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达菲林肌肉注射治疗,疗程为3~6个月。采用电话及门诊随访的方式随访至术后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及妊娠情况。结果 随访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9.8%和10.8%,平均复发时间分别为(9.60±5.16)个月和(10.57±2.94)个月,两组的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中有妊娠意愿者的妊娠成功率分别为70.3%和4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归芎消异方可能有防止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术后的复发、提高患者的妊娠率的作用。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eGFR水平将250例透析前的CKD患者分成CKD1~5期组,所有患者行HRV检测(SDNN、SDNNI、RMSSD、PNN50),分析各期CKD患者HRV特点,并检测尿液指标尿白蛋白、尿肌酐等及血清学指标血常规、肾功能、糖代谢指标、血脂、电解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等,探讨HRV的影响因素。结果 CKD1~5期患者中HRV降低的比例分别为14.29%、54.90%、73.68%、80.43%和94.44%,除CKD3期和4期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NN、SDNNI、RMSSD、PNN50在CKD1~5期患者间均呈逐渐减小趋势,与肾功能水平、血脂、血糖、PTH、Hcy、CRP、贫血、电解质、尿白尿白排泄率等指标呈显著相关。结论 CKD患者普遍存在HRV降低,且随着肾功能恶化不断加重。CKD患者HRV降低与其肾功能水平、脂代谢紊乱、糖代谢异常、贫血、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微炎性状态、高Hcy血症、电解质异常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等因素有关。
目的 探讨下颌第二恒磨牙远中舌侧尖间距作为成人喉罩型号选择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使用喉罩行择期手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标准体重(B组)和下颌第二恒磨牙远中舌侧尖间距(D组),每组34例,根据结果选择相应型号的喉罩。患者予全麻诱导,插入选定型号的喉罩。行喉罩漏气和纤支镜下对位检查,满意后行机械通气。术毕患者清醒后拔除喉罩,观察并记录喉罩上血丝情况。术后随访患者咽喉部并发症情况。结果 D组纤支镜下3和4级的例数(32例)多于B组(2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纤支镜下1和2级行正压通气成功8例,失败2例,镜下3和4级行正压通气成功58例,无失败病例,纤支镜下分级与喉罩正压通气成功率之间有明显相关性(P<0.05)。两组中同一患者按两种方法选择的型号不一致时,按B组方法选出的型号纤支镜下1和2级为5例,镜下3和4级为1例;按D组方法选出的型号纤支镜下无1级和2级病例,镜下3和4级为6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下颌第二恒磨牙远中舌侧尖间距选择喉罩型号的方法可增加喉罩插入后与声门最佳对合的概率,从而提高喉罩正压通气的成功率,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可行性。
目的 验证FRAX骨折风险评估模型对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3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40~9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752例(T2DM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未确诊糖尿病的体检者595例(对照组);收集相关资料,测定股骨颈、全髋和腰椎骨密度。比较T2DM组与对照组的骨密度,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量异常的风险;比较T2DM组与对照组的FRAX骨折风险。结果 根据标准共入选682例T2DM患者和417例对照。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的骨密度高。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发生骨量异常的风险降低,但在校正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BMI和LDL-c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29,P=0.236)。根据FRAX骨折风险模型,T2DM组未来10年发生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与髋部骨折风险均有低于对照组的倾向。结论 骨密度和FRAX骨折风险评估模型可能会低估2型糖尿病患者未来10年发生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和髋部骨折风险,该模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校正。
目的 开发适用于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情景的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健康素养量表。方法 通过文献评价、深度访谈发展题库及德尔菲法审定条目,结合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环境的实际情况开发量表。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某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300名候诊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同质性信度、重测信度和分半信度、内容效度、区分效度等方法进行信效度评价,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模型验证。结果 获得有效问卷297份(99%)。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901,各维度的Cronbach’s α分别为0.911、0.861、0.855和0.753;重测信度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637和0.756。因子分析的KMO值为0.891,生成4个公因子可解释65.96%的方差变异。高分组和低分组、不同文化水平、是否从事过医疗行业的人群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量表具有区分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到χ2/df =3.067,近似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为0.054,残差均方根(root of the mean square residual,RMR)为0.082,拟合优度指数(goodness-of-fit index,GFI)、校正拟合优度指数(adjusted goodness-of-fit index,AGFI)、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CFI)、规范拟合指数( normed fit index,NFI )、增量拟合指数(incremental fit index,IFI)均接近1,显示模型拟合较好。结论 该健康素养量表在此次调查中显示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应用于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目的 应用大鼠Thy1肾炎模型体外输入megsin siRNA干扰质粒,观察下调megsin表达后对大鼠肾炎中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共9只,随机等分为对照组(A组),Thy1肾炎模型组(B组)和质粒组(C组)。C组为肾炎模型加肾动脉注射megsin siRNA 质粒,并辅以电穿孔技术促进质粒浸入肾脏。肾脏标本行real-time PCR、HE染色、PAS染色和megsin、PCNA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E染色结果可见B组肾小球系膜细胞明显增生伴基质增多,而C组肾小球细胞数量明显少于B组,但多于A组;PAS染色可见B组肾小球系膜区基质大量增多,呈节段性分布,C组则与之相比基质增生减少;RT-PCR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组肾小球中megsin mRNA和蛋白质水平明显升高,与A组相比两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在C组megsin mRNA和蛋白质水平又明显下降, 与A、B组相比两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阳性细胞核平均数A组为3个,B组14.79个,而C组仅为6.94个。统计显示B组和A组、B组和C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 注射megsin干扰质粒以后,系膜细胞、基质的增生均受到抑制,肾炎病变减轻,提示megsin干扰质粒体外转染具有拮抗大鼠Thy1肾炎的作用,这为探索以系膜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肾脏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目的 研究异丙酚抑制高糖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Histopaque-1077溶液提取人外周血单核细胞。采用一氧化氮(NO)试剂盒检测脐静脉内皮细胞NO生成。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内皮细胞黏附分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总蛋白,单体及双体)、eNOS磷酸化水平及caveolin-1表达。结果 高糖上调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VCAM-1)的表达,促进单核细胞-内皮黏附,并减少NO生成。异丙酚改善高糖环境下NO生成,并抑制VCAM-1表达及单核细胞-内皮黏附。异丙酚的作用可被eNOS抑制剂L-NAME所拮抗。异丙酚能上调高糖环境下eNOS-Ser1177磷酸化水平及双体/单体比值,下调高糖环境下eNOS-Thr495磷酸化水平及caveolin-1表达。结论 异丙酚通过调节高糖环境下eNOS的磷酸化水平、单体/双体比值及caveolin-1表达,改善内皮细胞NO生成,进而抑制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及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的黏附。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其人群分布特征,为建立浦东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干预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浦东新区祝桥社区45岁及以上居民开展筛查,并对所筛高危人群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筛出脑卒中高危933人,检出率15.6%,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178人(3.0%),危险因素≥3项者755人(12.6%)。在755名高危人群中,危险因素暴露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明显超重/肥胖、缺乏体育锻炼、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家族史、房颤。其中女性危险因素暴露率较高的为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男性为吸烟率及超重/肥胖,65岁及以上者高血脂、超重/肥胖及脑卒中家族史暴露率比45~65岁人群高。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383人(50.7%),颈动脉轻度狭窄者100人(13.2%),中度狭窄者5人(0.7%),发现斑块者379人(50.2%);结合斑块性质,斑块单发者234人(61.7%),多发者145人(38.3%),不规则者368人(98.9%),低回声者9人(2.4%)。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较低,高危人群颈动脉斑块特点及狭窄程度变化较大,后期可开展社区全人群健康教育和高危人群随访相结合的双层面干预。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改变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新发1例及文献报道的另2例原发于鼻腔鼻窦的DSRCT进行总结,分析其临床数据、病理学形态表现、免疫表型和分子病理改变。结果 3例均为原发于鼻腔鼻窦的DSRCT,男性1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3岁(21~61岁),部位分别为上颌窦、蝶窦和筛窦,并不同程度地侵犯周围组织。临床表现为鼻塞、鼻出血、通气不畅。3例组织学形态表现均与经典部位的DSRCT相似,肿瘤由外形不规则的核深染小圆细胞组成,被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分隔成大小不一的巢团,细胞分化差,核分裂像易见,并伴不同程度的坏死和侵袭性生长。其中本院病例部分肿瘤细胞呈上皮样、横纹肌样或浆细胞样,局部形成假菊形团样结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瘤细胞均表达上皮、间叶和神经源性标记物。3例分别经FISH、RT-PCR及Southern blot检测证实存在EWS-WT1基因融合。此外,本院病例行电镜检查显示,瘤细胞具有大量树突状突起和细胞器,可见核旁丰富的中间丝。3例均行手术切除,并结合辅助性放化疗,其中2例文献报道的患者无瘤生存期超过2.5年,1例本院患者于术后4个月复发,1年后死亡。结论 DSRCT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发生在鼻腔鼻窦处更为罕见且预后差,充分认识其病理学特点并了解其发生的罕见部位,有助于避免漏诊和误诊。
目的 评价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体积与冠心病的存在及严重度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同期行64排CT (computed tomography,CT)冠状动脉成像及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的疑似冠心病患者201例。通过CT测量EAT体积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CAC)。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进行CAGE≥20、CAGE≥50及Gensini评分,再根据评分确定冠心病的程度和严重性。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EAT体积值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结果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108例)及冠心病组(93例)。冠心病组EAT体积平均值明显大于正常组[(135.36±45.36) cm3 vs. (88.56±40.64)cm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4),而体质量指数(BMI)及腰围(WC)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以及BMI因素后,EAT体积与冠心病和CAC显著相关(P=0.009)。在线性回归分析中,EAT体积与CAGE≥20、CAGE≥50和Gensini评分显著相关(P<0.05)。并且随着EAT体积的增加,冠心病的严重程度随之增加(P<0.05)。 结论 EAT体积与冠心病的存在和严重程度相关。EAT可以作为冠心病风险的预测因子。
骨骼肌是人体重要的运动器官和能量代谢靶器官。呼吸肌是特殊的骨骼肌,因为它们在生命过程中持续运动。膈肌是最主要的吸气肌,相较外周骨骼肌,其血供更为丰富,抗疲劳能力和氧化代谢能力更强。多种疾病状态下均可出现骨骼肌和膈肌萎缩及功能异常。肌萎缩的主要机制为蛋白分解增加而蛋白合成下降,而病理状态下肌萎缩主要由肌肉蛋白分解增加造成。自噬-溶酶体(autophagy-lysosome,AL)途径在维持骨骼肌质量动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将细胞质中多余或损伤的蛋白和细胞器运输至溶酶体进行降解。适当活性的AL途径能通过清除细胞代谢产物来保持内稳态,在维持骨骼肌质量中起保护作用;而过度激活的AL途径能使蛋白分解状态加重,导致肌萎缩。本文就AL途径在骨骼肌和膈肌萎缩中所起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心脏淋巴管的生理病理作用一直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但近年来,随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VEGFR-3)、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lymphatic vessel endothelial hyaluronan receptor 1,LYVE-1)、果蝇同源基因转录因子(prospero homeobox protein 1,Prox-1)、肾小球足细胞膜黏蛋白(podoplanin)等淋巴管内皮细胞标志物的发现,心脏淋巴管的研究迅速发展。心脏淋巴管引流淋巴液,其功能异常可引起心肌水肿、动脉硬化、心律失常、间质纤维化等。深入认识心脏淋巴管的生理病理作用,对于治疗心肌梗死、改善心血管功能、预防心脏手术后并发症等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心脏淋巴管的发生、分布以及与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关系。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组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在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及死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血浆中稳定存在并可检测的miRNA称为循环miRNA。近年来研究表明循环miRNA可作为诊断心肌病变的新型潜在生物标志物。本文就循环miRNA早期诊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及药物性心脏毒性等心肌病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股骨头坏死常见于青壮年患者应用大剂量激素、创伤及酗酒之后,也有一些病因不明。对于青壮年患者应通过各种方法避免股骨头进一步塌陷而进入晚期骨关节炎阶段。除股骨头髓芯减压之外,再配合植入物以期改善股骨头缺血坏死情况,并给予一定力学支撑防止股骨头进一步塌陷,从而延缓髋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本文综述了目前常见的股骨头坏死保头手术治疗方案,并分析各方法的优势及不足。
临床研究中产生的大量医学数据使临床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数据长期保存和共享的重要性,进而在实践中形成了研究数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临床研究数据管理,可以促进临床研究的准确和高效进行,满足研究人员、机构、研究资助者的预期和要求。本文通过单个临床研究数据管理和机构临床研究数据管理两个层面,讨论了临床研究数据管理的关键事项及相关策略,帮助临床科研人员及科研管理人员了解临床研究数据管理流程,促进临床科研活动规范执行和机构数据管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