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七氟醚麻醉对兔缺氧性肺损伤时炎症因子的影响

仓静;王丽珺;薛张纲Δ

复旦学报(医学版) ›› 2009, Vol. 36 ›› Issue (2) : 182-185.

PDF(1020 KB)
欢迎访问《复旦学报(医学版)》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分享到:
PDF(1020 KB)
复旦学报(医学版) ›› 2009, Vol. 36 ›› Issue (2) : 182-185.
实验研究报道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七氟醚麻醉对兔缺氧性肺损伤时炎症因子的影响

  • 仓静,王丽珺,薛张纲Δ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 观察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七氟醚麻醉对免缺氧性肺损伤时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免28只,随机分为4组(n=7):对照组(C组)、缺氧组(H组)、七氟醚组(S组)和硬膜外复合七氟醚组(ES组)。ES组硬膜外导管首剂注入1%利多卡因3 mg/kg,此后每小时追加该剂量。麻醉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H组、S组和ES组吸入14%的氮氧混合气体,直至PaO2/FiO2<300,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建立,并于自主呼吸(T0),模型建立后15 min、30 min、1 h、2 h和3 h(T1-5)测PaO2。C组始终吸21%的氧气,并于相应时点测PaO2。于T0和T5时抽右颈动脉血5 mI,测血清IL-6、IL-8和IL-10浓度。结果 H组、S组和ES组在缺氧15 min后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H组T5时的IL-6和IL-8分别为(94.1 ± 15.1)和(59.5 ± 14.9)pg/mL,S组此时的IL-6和IL-8分别为(90.2 ± 17.3)和(53.9 ± 8.7)pg/mL,均较T0时显著升高(P<0.05)。两组T5时的IL-10分别为(24.9 ± 17.6)和(25.2 ± 4.9)pg/mL,较T0时显著降低(P<0.05)。ES组T5时的IL-6为(56.2 ± 19.9)pg/mL,显著低于H组和S组(P<0.05),较C组无显著差异(P>0.05),H组和S组该时点的IL-6浓度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七氟醚麻醉可抑制免缺氧性肺损伤时的炎症反应。

关键词

七氟醚麻醉 / 硬膜外 / 呼吸窘迫综合征 / / 炎症因子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仓静;王丽珺;薛张纲Δ.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七氟醚麻醉对兔缺氧性肺损伤时炎症因子的影响 [J].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9, 36(2): 182-185
PDF(1020 KB)

277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