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无数人的努力与奉献,甚至牺牲,但医疗从业者们也从未将追求医学的效率凌驾于尊重个体生命的完整。在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鄂国家医疗队在工作中完美践行了“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与“正谊明道”的上医校训,将“一切为了病人”的中山精神发扬尽致。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是一支具有科学素养、职业精神、专业能力和人文情怀的可信赖的队伍。作为领队,我的角色主要是协调、安抚、鼓励,以医生的专业敏感来推动医疗队的工作,并不断总结医护人员具备良好的医学素养与人文关怀在这次疫情中所带来的巨大能量,于我自己,也是一个进一步学习的过程。
重构患者身份 敬重个体尊严患者不仅是疾病的载体,更是完整独立的个体。医生的职责是治疗疾病,移除或减轻痛苦,同时也要帮助患者恢复身心健康,找回人之为人的核心生命力。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主要负责治病救人,再配合家属的照顾,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但在这次援鄂医疗工作中,因为病毒传染性强,没有陪护,病房内只有医患两种角色,医护人员除了主要与疫魔较量,还要帮助患者重拾信心。在危重症患者中,很多老年人因各种原因不配合治疗,甚至绝食。医护人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在满足患者基本生存需求之上,为患者做心理疏导,搭建安全感,弥补没有家属陪护的孤独。
人是有机综合体,疾病的治愈需要多方面合力,因此,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们在对待新冠肺炎患者时,制定“原则化、精细化、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更关注患者作为完整的个体所需要得到的尊严,这也是此次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出色完成党和国家交付使命的重要原因。
坚定从医初心 延续人文教育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在汉工作期间,留下了不少高光时刻,其中温暖了亿万国人的便是呼吸训练师刘凯在护送老人做检查时,共同欣赏落日余晖的身影。在这位老人康复出院后,也多次与医疗队队员视频通话,建立了跨越一甲子的纯粹又超越医患的情谊。我相信刘凯医生看到夕阳放慢脚步,并不仅是因为他本人的浪漫情怀,更是出于对患者的关爱,这是每一位队员都能做到的事。
疫情期间,医疗物资与生活物资一度短缺,队员们在驻地建立“共产主义小超市”和“夜班补给站”,每天定时开放,供不同班次的医护人员补给物资。患者在住院时期同样物质条件简陋,医疗队队员们还将“共产主义小超市”开到病房,将自己的物资、爱心企业的捐赠品都分享给有需要的患者。队员们在医学院接受的人文教育、在优秀师长旁的言传身教,临床工作中医学精神的浸润,逐渐耳濡目染成为仁心医者。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与患者、社会各界力量配合无间,全力奔向共同的目标,这样纯粹的关系不时提醒着我们回望最初选择医学道路的初心,重新感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量。
认知医学定位 落实防治机制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未知的病毒突如其来,气势汹汹,人类目前最信赖的即现代医学,但全世界范围仍遭受病毒威胁和挑战,亟待药品与疫苗等研制干预。于此,医护人员冲锋在前,承担巨大风险,一边将已知的医学理论、方法用于实践,一边不断探索未知、创建新的诊疗方法,也通过全球的合作,共同抵御疫情。
百年前,美国医学家特鲁多曾指出医学之于患者“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仍可以描述当代医学的处境。科技与医学手段的进步始终无法抗衡疾病与死亡。面对陌生的疾病,医学即便不是束手无策,但也无法立即攻克。因此必须提前做好准备,预防疾病永远比治疗疾病更重要。这次疫情也呈现出了因公共卫生体系尚存在的体制机制乃至效率问题而造成的后果,必须尽快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落实预防为主。包括完善公共卫生事业从业人员的培养计划与激励机制;将公共卫生事业纳入社会管理架构和国家治理体系中考虑;与重视医疗卫生体系一样,提高全社会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关注。
援鄂医疗队已经平安返沪,但疫情仍未熄灭,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共克时艰。病日度新医亦日进,不断吸取教训,加快疾控脚步。大爱无疆,医者必定被甲执锐,践行使命。
(2020年5月22日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