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Vol. 49 Issue (5): 828-830, 835      DOI: 10.3969/j.issn.1672-8467.2022.05.031
0
Contents            PDF            Abstract             Full text             Fig/Tab
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的给药差错整改1例报道
唐晓雯1 , 周花仙1 , 顾建芳2 , 曾艺鹏3     
1. 上海市浦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护理部 上海 201399;
2. 上海市浦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品质管理部 上海 201399;
3. 上海市浦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院部 上海 201399
摘要:药物安全不良事件是医疗卫生系统中最常见和普遍的患者安全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医院的声誉。本文借鉴1例给药差错案例,按照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 method,RCA)的要求,使用问题树寻找近端原因、5 Why工具法确认根本原因,并针对其采取多部门联动的系统改进措施,完善药物安全管理系统。改进后,药师调剂规范率和护士药品配置二人核对率提高,药房潜在给药差错事件减少。对安全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易于制定有效、系统的改进措施,使解决方案切实有效。
关键词给药差错    根本原因分析法(RCA)    改进策略    
Rectification effect of medication errors based on root cause analysis: a case report
TANG Xiao-wen1 , ZHOU Hua-xian1 , GU Jian-fang2 , ZENG Yi-peng3     
1. Department of Nursing, Shanghai Pudong Hospital-Fudan University Pudong Medical Center, Shanghai 201399, China;
2. Department of Quality Control, Shanghai Pudong Hospital-Fudan University Pudong Medical Center, Shanghai 201399, China;
3. Superintendent Office, Shanghai Pudong Hospital-Fudan University Pudong Medical Center, Shanghai 201399, China
Abstract: Medication errors ar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nd pervasive patient safety issues in the healthcare system, severely impacting patient health and a hospital's reputation. This paper reports a case of real medication error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root cause analysis method (RCA), the problem tree was used to find the proximal cause the root cause was confirmed with 5 Why tool method.Multi-departmental linkage system improvement measures were taken to improve the drug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the standardization rates of pharmacists' prescription and nurse's double checkups increased and the number of potential medication-related errors in pharmacy were reduced. Perform RCA on medication errors helps to draw up effective and systematic improvement measures, so that to make the solutions effective.
Key words: medication-related errors    root cause analysis method (RCA)    improvement strategies    

中国医院协会公布的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中,为了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全面、系统地明确了高警示、特殊药物的选择、医嘱、使用和监测的规定[1]。对于保护公众利益,每例给药差错报告均是宝贵的财富。但是,许多用药错误发生后,临床医务人员未进行深入分析和引起广泛重视[2]。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 method,RCA)是一种回溯性失误分析方法,以逻辑和推理的思维方式找出造成安全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开展系统性检讨,着眼于探究整个系统及过程[3],并执行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或大大降低该事件发生的概率[4]。本文借鉴发生于2020年的1例注射室护士给药差错的案例,经1年追踪后,评价基于RCA和系统理念的改进策略的实施效果。

案例资料  女性患者,31岁,G2P1,孕38周,因凝血功能指标异常,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等级为“高风险”,需持续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治疗,因此就诊于我院门诊。某日在门诊接受第三剂注射时,注射室常驻护士A核对后发现,患者带来的针剂是赛博尔(促红细胞生成素)10 000 IU,而非医师为其开具的万脉舒(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4 100 IU。经该护士核对后发现,在首剂注射时患者已将3支针剂一并领回存放在自己身边,且前2剂注射已完成,遂立即与门诊药房负责人联系,同时汇报了科室护士长。

本案例是一起涉及多部门、多环节安全屏障缺失造成的严重给药差错事件。患者是一位孕妇,药物可能对患者和胎儿的健康产生影响,医院把其列为警讯事件,由品质管理部牵头进行RCA分析。

按照时间序列表法进行事件梳理  (1)患者付费后至门诊药房取药,医嘱包含万脉舒3支。调剂岗位药师打印处方清单后,拿取3张万脉舒的领药标识牌,连同自动发药机发出的其他药物放进药篮,传送至发药窗口。(2)发药窗口药师完成核对后,将药物连同3张万脉舒领药标识牌发放给患者。(3)患者向药师说明万脉舒当日须即刻注射,要求把标识牌换成药物。(4)窗口药师查看患者发票及处方清单,经询问确认,收下3张标识牌,自行去药品冰柜拿取3支赛博尔发给了患者。(5)患者来到注射室,代班护士B接过病历本,核对患者信息,查看医嘱为万脉舒注射液4 100 IU皮下注射,取出预充式注射剂,未经核对即为患者完成注射。(6)第2日,患者来到注射室,代班护士C从患者手里接过药物与病历本,核对患者身份及医嘱,发现当天已是第2剂次的注射,未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即为患者完成注射。(7)第3日,患者来注射药物,注射室常驻护士A核对后发现医嘱是万脉舒,而患者带来的药物是赛博尔,查看发票和处方清单,发现门诊药房发药错误,且患者已完成前2剂的注射。

运用问题树找出树干“注射错误药物”的近端原因  树枝1:门诊药房发错药物→窗口药师发药时未核对→药物调配与发放由窗口药师一人完成→窗口药师根据标识牌取药和发药时均未核对。近端原因:窗口药师未执行药物调配流程、药物核对制度及发药核对制度。

树枝2:护士接收、冲配药物时未核对→无简便的核对参照物→未打印药物治疗单。近端原因:未设置打印药物治疗单系统;护士违反药物核对流程;药物是预充式注射剂,无冲配核对步骤。

树枝3:护士注射药物前未核对。近端原因:护士违反药物治疗核对流程。

应用5 Why工具追究其根本原因,5Why分析法又称为“为什么分析法”,常被用来识别、说明因果关系链和分析各类安全事件的根本原因,对1项近端原因连续以5个“为什么”,将当前问题的结果当作下个问题继续追问下去,直至找到根本原因[5]

近端原因1:窗口药师未执行药物调配流程。Why1:调剂药师未及时回应窗口药师要求;Why2:调剂药师正调配其他患者处方;Why3:适逢门诊药房患者取药高峰期;Why4:门诊药房未建立高峰期人力资源弹性调配机制。

近端原因2:药师未执行药物核对制度。Why1:窗口药师见领药标识牌,认为是血透患者用药;Why2:门诊药房使用标识牌的大多为血透患者;Why3:药师调配时凭主观认知。Why4:缺乏执行制度对保障安全的相关教育。

近端原因3:药师未执行发药核对制度。Why1:药物的调剂和发放由窗口药师一人完成;Why2:药师认为自己拿取的药物正确;Why3:药师未警觉自己的违规行为;Why4:缺少对员工药物调剂核对执行情况的督查;Why5:日常检查标准中没有相关内容。

近端原因4:未设置打印药物治疗单系统。Why1:注射室电脑未与HIS系统联通;Why2:本案例发生2个月前,医院刚将注射室由门诊改为急诊管理;Why3:信息科没有及时调整系统设置。

近端原因5:代班护士违反药物治疗核对流程。Why1:代班护士主观认为接收的药物正确;Why2:代班护士有一定的年资,过于自信;Why3:缺乏执行制度对保障安全的相关教育。

Why1:护士长对注射室代班护士管理欠缺;Why2:护理质控未对注射室进行有效监管;Why3:急诊室质控标准中未设置注射室相关内容。

具体整改措施

建立取药高峰期人力资源调配规则  门诊药房在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工作量需求时,电话呼叫药房组长,进行人力资源的动态调配。

优化针剂调配药物的流程,取消领药标识牌  推进“针剂整合计划”,即所有针剂药物由急诊药房发放,针剂可由“急诊药房”与“注射室”之间的传递窗口交接,药师核对,接收护士使用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扫码确认。

加强案例警示培训  为强化医务人员执行制度对保障安全重要性的认知,品质管理部在每季度医院质控会议上,通报安全不良事件的分析和改进;药剂科每月总结潜在给药差错案例,对药剂科人员进行质量与安全讲评和培训;护理部每季度进行护理安全事件的讲评与分析,并发放科室分享;急诊室护士长每月进行质量与安全讲评时,进行案例警示培训。

重视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  药剂科在“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质控稽查标准中,增加“核查药物调剂程序”的稽查,并每月组织实施。护理部梳理给药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风险点并进行干预,将“配置药品二人核对执行率”纳入《观察、了解和处置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制度》;修订《急诊室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标准》,将对注射室的管理纳入三级质控管理。

改进信息系统  品质管理部协调注射室信息系统的改进工作,在注射室的电脑上能显示就诊患者的医嘱和生成条形码,并设置打印药物治疗单。

整改效果追踪  在改进措施落实后1个月内,护理部共抽查注射室5次,涉及护士16人,药品配置二人核对执行率为100%;药剂科每月质控自查,门诊药房年调剂规范率为98.52%;护理部每月质控自查,全院护士年药品配置二人核对执行率为98.37%;门急诊部每月质控自查,年药品配置二人核对执行率为95.00%。全年注射室阻拦潜在差错数从实施前的每月平均4.6起,下降到实施后每月平均1.5起。

讨论

RCA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提高了医院药品安全管理改进的成效  本次RCA分析由品质管理部牵头实施,过程中关注事件多环节的特点,联合护理部、药剂科、门急诊部、信息科等职能部门及科室之力,不断细化给药差错问题,通过使用问题树寻找引起本次给药差错的近端原因,运用5 Why工具法确认根本原因,找出操作流程和管理系统设计上的风险或缺陷,厘清涉及跨部门的药物管理流程,针对根本原因采取多部门联动的系统改进方案,降低了医院药房潜在给药差错的发生。

多举并用的系统改进方案督促各部门共同提升安全管理  给药差错的发生涉及到维持给药安全的各个环节和活动,在寻找原因和采取改进方案时,要保证各方面协调一致地提高医疗和安全,而不是各自为营[6]。在进行RCA分析前,组建工作小组,方便多部门联动工作的开展。针对找出的操作流程及系统性缺陷,由品质管理部根据职能和分工发放“整改通知书”,各部门制定任务清单,反馈需落实的具体工作及其时间节点。任务清单的制定基于与本部门日常工作密切相关的“内部流程”及需与其他部门协同开展的“合作流程”,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举措。修订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及配套的质控查检表单,对涉及的风险点维持较长时间的监管(至少为1年)。以督查促提升,各协同部门之间互相促进,使作业及管理流程得到持续改进。

从警示教育到系统化改进,有利于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患者安全2030》提出未来15年提高患者安全性的6个高潜力领域,其中就包括教育和培训[7]。教育和培训是推广患者安全的根本途径之一[8]。我院在各部门推行案例警示教育,目的是使医务人员能总结经验教训,做到“以他人为鉴”,提高员工对执行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强化流程制度的执行力,培养医护人员的警觉性和安全意识。

应用RCA核心理念,旨在通过分析整个系统及过程中的管理缺失,而非个人执行上的过错与责任[9]。本次给药差错采取的改进策略,注重了药品管理过程中缺失因素的改进,还将安全管理的屏障纳入质控,建立了核对风险点的指标监测,完善了长效管理的机制,使得药师和护士给药过程核对的执行率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本案例在应用RCA时,虽然尽量避免思维定势对我们的禁锢,如主观臆断、权威性判断等,但在创新性思维方面还有待提高,如条件许可时,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建立安全风险的识别、拦截和保护屏障,以及学习和借鉴企业质量管理工具应用。

作者贡献声明  唐晓雯  论文构思、撰写和修订。周花仙  数据收集和分析。顾建芳  案例完善,论文修订。曾艺鹏  方法学指导,论文修订。

利益冲突声明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之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9(5): 25.
[2]
曹爽, 张琳, 李英, 等. 儿童用药错误案例分析及药师在错误防范中的作用[J]. 安徽医药, 2019, 23(11): 2308-2312. [DOI]
[3]
谭然, 曹英娟, 夏京花, 等. 护士发生用药错误心理体验质性研究的系统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 2020, 55(5): 740-746. [DOI]
[4]
钱丽静, 厉海洋, 朱晓玲, 等.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1, 18(17): 2556-2559. [DOI]
[5]
张敏敏, 王颖, 张迪. 5W1H-Reason分析法在三级康复医院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及对策[J]. 临床护理杂志, 2021, 20(6): 70-73. [CNKI]
[6]
冯倩, 冯磊, 李珞畅. 从医疗质量安全到患者安全: 医疗风险治理的观念更新与政策优化[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31): 3805-3809. [DOI]
[7]
李跃荣, 滕苗, 徐玲, 等. 营造患者安全文化的探索与思考[J]. 中国医院, 2016, 20(12): 7-9. [CNKI]
[8]
刘坤. 医疗机构内部医疗事故综合防控体系构建研究--应用RCA分析法剖析某医院典型案例[D]. 广东: 汕头大学, 2015.
[9]
沈爱芝. RCA-PDCA模式在提高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 29(13): 162-164. [CNKI]

文章信息

唐晓雯, 周花仙, 顾建芳, 曾艺鹏
TANG Xiao-wen, ZHOU Hua-xian, GU Jian-fang, ZENG Yi-peng
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的给药差错整改1例报道
Rectification effect of medication errors based on root cause analysis: a case report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2, 49(5): 828-830.
Fud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2022, 49(5): 828-830.
Corresponding author
ZENG Yi-peng, E-mail: drzengyp@sina.com.
基金项目
上海市护理学会2022年优秀青年人才育苗计划(ymjh2022)
Foundation item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2022 Outstanding Young Talents Cultivation Program of Shanghai Nursing Association (ymjh2022)

工作空间